[发明专利]黄豆苷元固体分散微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49730.6 申请日: 2011-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2552208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徐洪明;夏亚君;廖志雄;陈玲芳;叶剑锋;徐勇;陈菲菲;周孟宇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9/48 分类号: A61K9/48;A61K31/352;A61K47/32;A61P9/10;A61P9/12;A61P15/12;A61P27/16
代理公司: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代理人: 吴巧玲
地址: 310052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黄豆 固体 分散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含有黄豆苷元的固体分散微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豆苷元是异黄酮类的主要组成之一,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股动脉、脑动脉,增加脑血流量,加强四肢血流循环,降低血液黏度,减弱血管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增强微循环,加强末梢血流量,使血液流变学改变,降压、改善心率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良药。此外,黄豆苷元还可以改善更年期症候群,强化钙质吸收,有预防和治疗神经感觉性耳聋和突发性耳聋作用,但是由于该药脂溶性较大,溶出速度慢,口服吸收差,制剂生物利用度低,影响了疗效的发挥。

文献1研究了黄豆苷元胶囊的处方工艺[《中国医药指南》2008,6(3):110-111],通过葡甲胺和黄豆苷元1.5 :1制备了水中溶出度大于80%的黄豆苷元胶囊,该工艺存在的问题在于,葡甲胺为碱性助溶剂,可以增加黄豆苷元水中溶解度,从而提高水中溶出度,而实际胃液呈酸性,研究发现,该工艺制备的胶囊,胃酸溶出度低于10%,生物利用度差。文献2,3研究了黄豆苷元与聚维酮K30的固体分散技术[《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34(6):273-275和《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19(2):114-115],该工艺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由于黄豆苷元水中溶解度低,生产过程使用大量乙醇作为溶剂,这必将存在乙醇回收带来的安全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二是该工艺聚维酮K30和黄豆苷元比例在低于5:1时无法形成理想的固体分散体,将其制备成片剂,导致片剂直径较大,造成吞咽困难,这两点限制了其在大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黄豆苷元剂制及大工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含有黄豆苷元的固体分散微丸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结合了助溶剂和固体分散技术,解决了单纯加助溶剂工艺酸中溶出度低的问题,大幅降低了聚维酮K30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辅料改变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采用水为溶剂,并可经流化床上药得到微丸胶囊,使得本品简化了工业化大生产的工艺,同时避免了生产过程中乙醇防爆问题,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对本发明产品的检测试验表明,通过本发明制备的产品在胃酸中溶出度大于90%,明显优于其它产品。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黄豆苷元固体分散微丸胶囊由黄豆苷元、空白丸芯、助溶剂和载体材料组成,所述空白丸芯是30~60目之间的淀粉丸芯、微晶丸芯、蔗糖丸芯的一种或者几种;助溶剂是醋酸钠、葡甲胺、氢氧化钠、碳酸钙、烟酰胺、精氨酸、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载体材料为聚维酮K30;制备过程中的溶剂为水。

本发明黄豆苷元固体分散微丸胶囊各组分配比如下:

组分               mg/粒胶囊

黄豆苷元               50

助溶剂               25~100

聚维酮K30           50~150

空白丸芯             50~100

在制备过程中,以水为溶剂,其中水的添加量约为100~200 mg/粒胶囊,该溶剂水在制备过程中除去。

黄豆苷元固体分散微丸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处方量的助溶剂、聚维酮K30加入全量水中,加热至60℃溶解;

(2)缓缓加入黄豆苷元(1)中,搅拌使溶解;

(3)流化床底喷工艺将(2)喷于空白丸芯上,控制进风温度70℃,物料温度50℃,风机转速800转/分,雾化压力1MPa,供液速度12转/分;

(4)上药后继续干燥至水分5%以内得含药微丸;

(5)测中间体含量,灌胶囊,铝塑即得成品。

本发明各组分最佳配比如下:

组分               mg/粒胶囊

黄豆苷元             50

葡甲胺               25

醋酸钠               25

聚维酮K30           100

空白丸芯             50

水                   15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9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