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结烟气处理系统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9648.3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复兴;孟步祥;李强;赵德生;李国喜;赵宏;高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5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雒纯丹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烟气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烧结烟气处理系统,用于同步脱硫、脱硝、除杂和制酸,其包括烟气系统(1),包括主抽风机(11)以及烟囱(12);
注氨系统(2);
烟气处理系统(3),包括吸附塔(31)和解析塔(32),其中,吸附塔(31)与解析塔(32)连接;以及
制酸系统(5);
其中,烟气系统(1)的主抽风机(11)和注氨系统(2)分别与吸附塔(31)相连;烟气处理系统(3)的解析塔(32)与制酸系统(5)相连;烟气处理系统(3)的吸附塔(31)与烟气系统(1)的烟囱(1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31)是多个并联的吸附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烧结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抽风机(11)与吸附塔(31)之间的连接烟道上还设有增压风机(33)。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烧结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31)塔内的下部设有辊式给料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结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塔(32)上设置有双重旋转给料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烧结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解析塔(32)的分配段上设置有分配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氨系统(2)包括氨气混合器(21),氨稀释风机(22)和稀释空气加热器(23),其中稀释空气加热器(23)与氨稀释风机(22)相连,氨稀释风机(22)与氨气混合器(21)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热循环系统(4),包括热气发生器(41)、助燃空气风机(42)以及热气循环风机(43),其中助燃空气风机(42)与热气发生器(41)相连,热气循环风机(43)一端连接热气发生器(41),另一端连接解析塔(32)的加热段。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处理烧结烟气的方法,用于同步脱硫、脱硝、除杂并制酸,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骤,将吸附料加入到吸附塔(31)中;
第二步骤,将烧结烟气和氨气加入到吸附塔(31)中;
第三步骤,将吸附处理后的烟气,通过吸附塔(31)送到烟囱(12)排出;
第四步骤,将吸附塔(31)排出的吸附料送到解析塔(32)中;
第五步骤,吸附料在解析塔(32)中经过加热、冷却处理,得到解析出的富集SO2气体和再生的吸附料;
第六步骤,将富集SO2气体送到制酸系统,得到硫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烧结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料在吸附塔(31)中从上而下移动,烧结烟气和氨气在吸附塔(31)中从下而上移动,穿过吸附料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烧结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骤中,吸附料在吸附塔(31)中的移动速度控制在0.175-0.179m/h,优选0.177m/h。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烧结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骤中,烧结烟气与稀释氨气的混合气体进入吸附塔(31)进气口31-2的压力达到2000Pa。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烧结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骤中,按照每个吸附塔31烟气量在310000-330000m3N-wet/h,烧结烟气平均分配到多个并联连接的吸附塔(31)中。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烧结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骤中,稀释氨气进入吸附塔(31)进气口(31-2)的流量为6500-7500m3N/h,优选7000m3N/h。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的烧结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骤中,在解析塔(32)的加热段,管程内的吸附料被加热至40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96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