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白光发光二极管演色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8567.1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7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郑为元;连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大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白光 发光二极管 演色性 方法 | ||
1.一种增强白光发光二极管演色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以下步骤:
提供一发光二极管晶粒进行封装,以形成一白光发光二极管;以及
在封装该发光二极管晶粒工艺中添加一蓝绿色荧光体,而吸收该发光二极管晶粒所发出的光线的一部分,而激发出蓝绿色波长的光与该发光二极管晶粒所发出的光混合,而增强该白光发光二极管的演色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白光发光二极管演色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封装一发光二极管晶粒步骤包含下列步骤:
固晶,以固晶胶水将该发光二极管晶粒固定于一基板上;
烘烤,用以使该银胶固化而固定该发光二极管晶粒;
焊线,用以打线连接该发光二极管晶粒的电极于基板导脚;
点胶,用以添加荧光体胶水而形成可以激发出白光的白光发光二极管;
烘烤,用以固化封装胶体;以及
测试,用以进行功能测试而判断良莠。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白光发光二极管演色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发光二极管晶粒为一蓝光发光二极管。
4.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白光发光二极管演色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蓝绿色荧光体是在该点胶步骤进行添加。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白光发光二极管演色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蓝绿色荧光体的波长为485纳米(nm)至519纳米(nm)。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白光发光二极管演色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蓝绿色荧光体至少包含下列一种荧光物质:LuAG:(Lu,Y)3A15O12:Ce、Ga-YAG:Y3(Al,Ga)5O12:Ce、TAG:Tb3A15O12:Ce、(Ba,Sr,Ca)2SiO4、Sr3SiO5、CaA1SiN3、(Sr,Ca,Ba,Eu)2Si5N8-x-yOxCy、绿色SrSi2(O,Cl)2N2、或黄色(Ba,Sr)Si2(O,Cl)2N2。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白光发光二极管演色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蓝绿色荧光体添加的量大于0.01克。
8.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白光发光二极管演色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蓝绿色荧光体添加的量占该荧光体胶水整体重量比的0.25%。
9.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白光发光二极管演色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在封装该发光二极管晶粒工艺中添加一黄色荧光体,该黄色荧光体受到该蓝光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蓝光激发,而会发出黄光。
10.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强白光发光二极管演色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黄色荧光体为黄色荧光粉。
11.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强白光发光二极管演色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在封装该发光二极管晶粒工艺中添加一红色荧光体,该红色荧光体受到该蓝光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蓝光激发,而会发出红光。
12.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增强白光发光二极管演色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红色荧光体为红色荧光粉。
1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白光发光二极管演色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在封装该发光二极管晶粒工艺中添加一绿色荧光体,该绿色荧光体受到该蓝光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蓝光激发,而会发出绿光。
14.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增强白光发光二极管演色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绿色荧光体为绿色荧光粉。
15.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增强白光发光二极管演色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在封装该发光二极管晶粒工艺中添加一红色荧光体,该红色荧光体受到该蓝光发光二极管发出的蓝光激发,而会发出红光。
16.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增强白光发光二极管演色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红色荧光体为红色荧光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大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弘大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85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相色谱仪多种检测器的切换装置及液相色谱仪检测系统
- 下一篇:超声波探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