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梨果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5893.7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9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黄莉;沈文永;吴超;陈转红;杨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泰和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铜仁和泰茶业有限公司;湄潭天泰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沙***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梨 袋泡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梨果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刺梨为蔷薇科植物缫丝花的果实,又名茨梨、木梨子,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刺梨是云贵高原及攀西高原特有的野生资源。在现有的技术中,刺梨果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一是从刺梨果子中提取其有效成分用于制作特定药物;二是直接以水果方式食用;三是榨汁后以一种水果汁方式饮用;四是制成刺梨酒。其中尤以榨汁方式使用较为广泛,刺梨果榨汁后就会产生大量的刺梨果渣,而这些刺梨果的副产物往往被弃之不用,使其有效成分得不到充分利用。本发明解决了对刺梨副产物弃之不用的现象,充分利用刺梨果资源,使其所含的有用成分为人类造福,即取得了经济效益,又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刺梨果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袋泡茶口感好,具有健胃、消食、滋补、止泻、滋阴明目等功效,还具有抗衰、抗病毒、抗辐射的作用,同时在心血管、消化系统和各种肿瘤疾病防治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刺梨果袋泡茶,所述袋泡茶按重量份计算,由刺梨果1-10份、茶叶1-10份制成。
优先地,所述的刺梨果袋泡茶按重量份计算,由刺梨果1-5份、茶叶1-5份制成。
更优先地,所述的刺梨果袋泡茶按重量份计算,由刺梨果1份、茶叶1份制成。
更优先地,所述的刺梨果袋泡茶按重量份计算,由刺梨果5份、茶叶1份制成。
更优先地,所述的刺梨果袋泡茶按重量份计算,由刺梨果1份、茶叶5份制成。
更优先地,所述的刺梨果袋泡茶按重量份计算,由刺梨果3份、茶叶1份制成。
更优先地,所述的刺梨果袋泡茶按重量份计算,由刺梨果1份、茶叶3份制成。
前述的刺梨果袋泡茶按重量份计算,还包括下述原料:红枣粉1-5份和/或桂圆粉1-5份。
前述的刺梨果袋泡茶,所述茶叶为绿茶。
所述刺梨果袋泡茶的制备方法为:将刺梨果、茶叶分别在60℃以下烘干,粉碎成40-60目的细粉,按重量份称取粉碎后的刺梨果和茶叶,或再加入其它原料,将其混匀,包装,即得。
刺梨果渣是刺梨榨汁后剩下的渣,刺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其味酸、涩、平;用于治疗积食腹胀、痢疾、肠炎、维生素C缺乏症等,刺梨还具有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在人体内合成并具有防癌作用;对治疗人体铅中毒有特殊疗效;现代研究表明,刺梨中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SOD是国际公认具有抗衰、防癌作用的活性物质,还具有抗病毒、抗辐射的作用,在心血管、消化系统和各种肿瘤疾病防治方面,应用十分广泛;刺梨的果实同时也是加工保健食品的上等原料,成熟的刺梨肉质肥厚、味酸甜、果实富含糖、维生素、胡萝卜素、有机酸和20多种氨基酸、1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以及过氧化物歧化酶。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极高,是当前水果中最高的,具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茶叶是著名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被称为“东方饮料的皇帝”;资料显示,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单宁、茶多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叶绿素、胡萝卜素、芳香油、酶、维生素A原、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P以及无机盐、微量元素等400多种成分;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作为我国的特有饮料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历代“本草”类医书在提及茶叶时均说它有止渴、清神、利尿、治咳、祛痰、明目、益思、除烦去腻、驱困轻身、消炎解毒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经常饮茶能促进胃液分泌,助消化,解油腻;还能加强横纹肌的收缩功能,因而能使人解除疲劳,提高劳动效率;茶叶还具有消脂作用,《本草备安》中说,“茶有解酒食油腻、烧炙之毒,利大小便,多饮消脂肪,去油”;经常饮茶还有利于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茶叶中含有的儿茶素和黄酮甙,具有增加微血管弹性、降低血脂以及溶解脂肪的作用,因而能防止血液中或肝脏中胆固醇和中性脂肪的积聚,对防止血管硬化有一定作用。本发明将刺梨果与茶叶共同制成的袋泡茶,经常饮用,具有健胃、消食、滋补、止泻、滋阴明目等功效,还具有抗衰、抗病毒、抗辐射作用,同时在心血管、消化系统和各种肿瘤疾病防治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泰和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铜仁和泰茶业有限公司;湄潭天泰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泰和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铜仁和泰茶业有限公司;湄潭天泰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58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