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便携式钢轨探伤车的无障碍过岔道的轮式探头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4227.1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0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章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超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0 | 分类号: | B61K9/00;B61K9/08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便携式 钢轨 探伤 障碍 岔道 轮式 探头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便携式钢轨探伤车的无障碍过岔道的轮式探头支架,属于钢轨探伤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超声波轮式探头在钢轨探伤中广为应用,但是对于轮式探头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轮式探头必须始终处于钢轨的中间。由于钢轨的轨距经常会有变化,如果只是简单地将轮式探头固定在钢轨探伤车上,那么在钢轨探伤车的运行过程中,轮式探头将偏离钢轨的中心线,为此必须设计一个能在钢轨探伤车运行过程中,轮式探头能够自动调节的装置,始终保持在钢轨的中心线。考虑到钢轨超声波探伤车是一种便携式的探伤设备,用电瓶为动力,所以该装置不能太重,自动调节也不能用到气压、液压等辅助设备。
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96950.5,名称为“便携式钢轨探伤车自动调节轮式探头支架”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能调节轮式探头的支架,包括前、后钢轨行走轮和分别连接前、后钢轨行走轮的轮轴以及连接前、后轮轴的底架,连接在底架上的前、后轮轴之间设置有由前、后轮轴联接板、悬梁、调节板和固定板构成的探头支架,悬梁的前侧一端和一边侧分别固接前、后轮轴联接板,前、后轮轴联接板的另一端分别与固接在前、后钢轨行走轮上的轴向套筒连接;悬梁的后侧两端分别固接调节板和固定板,探头安装固定在调节板和固定板之间;前、后钢轨行走轮凸缘一侧的前、后轮轴上,分别套装有弹簧。在悬梁的前侧设有与拔叉的叉口配合的端块,拔叉的另一端通过支点固定在左侧顶架上并与拔叉杆连接。过岔道口时要采用一个拨叉,手工朝逆反弹簧推力的方向推动支架,以避免弹簧的推动将行走轮推动另一根钢轨,从而顺利过岔道,该方法需要人工操作,使用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随着钢轨轨距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探头能够始终保持在钢轨的中心线上,准确检测钢轨状况,又能自动顺利通过铁轨岔道口的应用于便携式钢轨探伤车的无障碍过岔道的轮式探头支架。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应用于便携式钢轨探伤车的无障碍过岔道的轮式探头支架,包括一对底架、一对行走轮、轮式探头、一对探头固定板、滑竿、一对弹簧,一对底架平行于钢轨方向相隔设置,一对平行的第一滑竿垂直于底架固定设置在底架之间,行走轮的两端部设有轴向第一套筒,一对行走轮分别通过第一套筒套在对应的第一滑竿上,一对探头固定板平行于底架设置在一对底架之间,轮式探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探头固定板上,一对弹簧分别套在行走轮的凸缘一侧的第一滑杆上,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犁,所述犁固定在行走轮的凸轮一侧的第一套筒上,犁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钢轨,其前端和后端均伸出行走轮。
该发明进一步具体为:
一底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行走轮的凸缘一侧的第一滑杆上的第一套筒的外顶端,平行于探头固定板,一对弹簧分别位于该侧的底架和底板之间。
所述滑竿还包括一对平行的第二滑竿,第二滑竿垂直于底架固定设置在底架之间,并且位于第一滑竿的上方,一对第二套筒分别套在对应的位于下方的第二滑竿上,探头固定板的两端通过螺丝分别与对应侧的第二套筒的端部固定。
还包括水平调节机构,水平调节机构的电机固定在底板上,水平调节机构的电机的延伸杆和轮式探头上的轴用螺钉紧固,通过电机的延伸杆来带动轮式探头在水平方向的移动。
还包括固定在探头固定板上的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的电机通过蜗杆、涡轮与轮式探头连接,其中蜗杆与电机固定在一起,涡轮与轮式探头的轴连接,通过电机旋转实现轮式探头的角度变化。
水平调节机构通过步进电机进行遥控操作。
角度调节机构通过步进电机进行遥控操作。
还包括固定在前端行走轮的第一套筒上的水刷,所述水刷的刷子位于前端行走轮的前方。
犁包括中间的连接部以及位于连接部前后端的2个伸长部,连接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行走轮两边的第一套筒上,2个伸长部分别位于前端行走轮的前方以及后端行走轮的后方,其长度方向平行于钢轨,伸长部的一端用螺钉固定在对应侧的行走轮的第一套筒上,两伸长部在同一条直线上。
每个伸长部端部朝向行走轮的内侧设有梯形引导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由于前后滑竿上还固定连接有整体长度大于岔道口的断开距离的犁,过岔道口时避免弹簧的推动将行走轮推动另一根钢轨,从而顺利通过岔道,无需人工操作,从而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并且使探头能够始终保持在钢轨的中心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应用于便携式钢轨探伤车的无障碍过岔道的轮式探头支架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超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超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42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