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多种耐药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36175.3 | 申请日: | 2011-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8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新;刘雪婷;亚伦蒙蒂;尼古拉斯齐特默;蓝苑元;威廉施沃恩;汤姆沃克;代焕琴;陈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D307/94 | 分类号: | C07D307/94;A61K31/343;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种 耐药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多种耐药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抗生素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导致大量耐药菌产生。在我国抗生素滥用情况尤其严重,使得难治性感染疾病越来越多,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过程中患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菌感染导致抗生素无效引起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可以抵抗最强力的抗生素和药物,并能够引起各种感染,严重情况下还会感染人体血管、破坏肌肉,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早期被称为“超级细菌”。MRSA被发现后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医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据估计每年大约有十万人因为感染MRSA而住院治疗。2000年美国抗MRSA药利奈唑烷(Linezolid)获FDA批准投放市场,但2002年就有Linezolid耐药型MRSA出现。恰恰印证了“研制一种抗生素需10年,细菌产生耐药性只需2年”。而万古霉素被誉为“人类抗耐药菌株的最后一道防线”,全世界范围内,目前能够被证实对MRSA有效的也只有万古霉素。然而,2002年在美国就已经出现了完全抗万古霉素的MRSA菌株,并且万古霉素对之后所诞生的“超级细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亦束手无策。VRE早在1987年就在英国伦敦被分离出来,随后纽约发现了北美第一例VRE感染,再后来VRE感染迅速波及世界各地,其感染的致死率最高达到73%。在我国,万古霉素在许多医院被列为常规抗生素类用药之后,细菌耐药性迅速蔓延,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菌药物越来越难与出现的耐药菌抗衡。值得警惕的是,VRE目前已经成为新一代的“超级细菌”——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中介”。目前,MRSA、VRE和HIV感染被列为世界三大最难解决的感染性疾患,其中MRSA感染为首位。
在不久的将来,临床用药受限的局面将越来越窘迫,导致病菌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多,难治性感染将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亦越来越高。因此,研制能够治疗多种耐药性病原菌所致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的抗菌药物,尤其是研制抗MRSA和VRE感染药物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化合物。
本发明所提供的抗菌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R1为H或CH3;R2+R3=O,或R2为H、R3为OH,或R2为OH、R3为H;
所述化合物具体可为下述(1)的浅脚瓶盘菌素A(UrnucratinA)、(2)的浅脚瓶盘菌素B(Urnucratin B)或(3)的浅脚瓶盘菌素C(Urnucratin C):
(1)R1为H;R2+R3=O;
(2)R1为CH3;R2+R3=O;
(3)R1为CH3;R2为H、R3为OH,或R2为OH、R3为H。
其中,浅脚瓶盘菌素A、浅脚瓶盘菌素B和浅脚瓶盘菌素C的绝对构型式可分别为式I、式II和式III。
(式I)
(式II)
(式III)
式I、式II和式III中的(R)表示对应的碳原子绝对构型为R型,(S)表示对应的碳原子的绝对构型为S型。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抗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抗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浅脚瓶盘菌(Urnula craterium)菌体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收集提取液,得到粗提物;将所述粗提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即得到所述的化合物;所述有机溶剂为由甲醇和氯仿组成的混合液。
所述有机溶剂中氯仿和甲醇的体积比可为97∶3。
所述菌体与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比可为1∶6。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分离和纯化可按照如下A、B或C的方法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61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糊剂组合物及布线电路基板
- 下一篇:一种柔性材料绕制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