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4-氯苯甲醛制备氯霉素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32049.0 申请日: 2011-12-21
公开(公告)号: CN102399163A 公开(公告)日: 2012-04-04
发明(设计)人: 杨尚金;朱毅;皮金红;潘季红;冯珂;郭婷婷;谢国范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武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C233/18 分类号: C07C233/18;C07C231/02
代理公司: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代理人: 蒋常雪
地址: 430056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氯苯 甲醛 制备 氯霉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由4-氯苯甲醛制备氯霉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氯毒素是广谱抗菌素,主要用于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的感染,亦可用于立克次体感染。尽管其具有诸多副作用如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引起粗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症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但仍是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

氯霉素为白色或微带黄绿色的针状、长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熔点149~153℃。易溶于甲醇、乙醇和丙酮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比旋度[α]D25=+18.5~+21.5°(无水乙醇)。

关于氯霉素的合成路线报道有很多,但目前国内投入生产的主要合成工艺是以乙苯为起始原料,经氧化、硝化、溴化、氨化、乙酰化,羟醛缩合、异丙醇铝还原,手性拆分、然后二氯乙酰化等多步反应制得氯霉素。工艺路线如下:

从上面可以看出,目前氯霉素的合成路线长,由于拆分的理论最高收率只有50%,以乙苯计算,国内生产实际上收率约30%,使得生产成本和三废增加,异丙醇铝还原过程也产生大量难于处理的三废,因此寻找更经济的合成方法始终是一个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氯霉素的合成提供一种原料易得,避免拆分,成本低,收率高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如下:

以4-氯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与2-硝基乙醇进行不对称Henry反应,得到(1R,2R)-2-硝基-1-(4-氯苯基)-1,3-丙二醇(II),催化氢化将硝基还原为氨基得(1R,2R)-2-氨基-1-(4-氯苯基)-1,3-丙二醇(III),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将(1R,2R)-2-氨基-1-(4-氯苯基)-1,3-丙二醇用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Pd2(dba)3]催化下与亚硝酸钠反应可得相应的硝基物(IV),随后将氨基经二氯乙酰化得氯霉素(I),这样,我们就将氯霉素的合成路线控制在四步反应。粗品经重结晶即可高收率地得到产品,HPLC纯度>98.0%。工艺路线如下:

工艺路线中X为Cl,也可以是Br、I。

催化剂配体的结构如下:

其制备按文献(Ma,K.;You,J.Chem.Eur.J.2007,13,1863)方法

根据本发明所制得氯霉素纯度大于98.0%,总收率60%左右。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收率高,产品纯度符合要求,可容易地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是一种具有良好工业化生产价值的制备方法。其具体体现在:

1)原料易得和价廉。

2)合成路线短,虽然文献(Loncaric,C.;Wulff,W.D.Org.Lett.,2001,3675)报道过氯霉素的四步合成路线,但所用试剂有对硝基苯甲醛,苄胺和重氮乙酸乙酯,价格相对昂贵,还具有一定危险性。

3)避免了合成路线中的拆分和异丙醇铝还原剂的使用,解决了工业化生产中的大量三废问题。

4)总收率高,总收率约66%左右,远远高于现有工艺的30%。

本发明最有创新的是:苯环上的硝化反应很复杂,往往硝基没有上到需要的位置,或者得到的是多硝基化合物,本发明在(1R,2R)-2-氨基-1-(4-氯苯基)-1,3-丙二醇的硝化反应中,采用了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Pd2(dba)3]作催化剂,亚硝酸钠为硝化剂,硝化反应准确定位,反应基本得到的是(1R,2R)-2-氨基-1-(4-硝基苯基)-1,3-丙二醇(IV)

一种如结构式I所述的氯霉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结构式I

a)(1R,2R)-2-氨基-1-(4-氯苯基)-1,3-丙二醇催化硝基取代,得到(1R,2R)-2-氨基-1-(4-硝基苯基)-1,3-丙二醇;

b)由(1R,2R)-2-氨基-1-(4-硝基苯基)-1,3-丙二醇与二氯乙酸甲酯反应得到氯霉素。

(1R,2R)-2-硝基-1-(4-氯苯基)-1,3-丙二醇经催化氢化还原得到(1R,2R)-2-氨基-1-(4-氯苯基)-1,3-丙二醇。

以对氯苯甲醛与2-硝基乙醇为原料,在手性催化剂存在下合成得到(1R,2R)-2-硝基-1-(4-氯苯基)-1,3-丙二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武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20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