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8043.X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6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铉奎;李石;郑敬燮;李恩远;金镇成;崔容硕;李俊雨;金相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友FINE-CHEM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62;G02F1/1368;H01L21/77;C23F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武晨燕;周义刚 |
地址: | 韩国全***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阵列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制造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在基板上形成栅极接线;
b)在包括栅极接线的基板上形成栅绝缘层;
c)在栅绝缘层上形成半导体层;
d)在半导体层上形成源极和漏极;以及
e)形成连接漏极的像素电极,
其中,
所述a)包括在基板上形成铜基金属层,并利用刻蚀溶液组成刻蚀铜基金属层,从而形成栅极接线,
所述d)包括在半导体层上形成铜基金属层,并利用刻蚀溶液组成刻蚀铜基金属层,从而形成源极和漏极,以及
基于组成的总重量,刻蚀溶液组成包括A)5~25wt%过氧化氢、B)0.01~1.0wt%含氟化合物、C)0.1~5wt%吡咯基化合物、D)0.1~10.0wt%选自膦酸衍生物及其盐的一个或多个化合物、E)0.1~5wt%磷酸盐化合物以及F)余量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
3.一种用于刻蚀铜基金属层的刻蚀溶液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该组成的总重量,
A)5~25wt%过氧化氢;
B)0.01~1.0wt%含氟化合物;
C)0.1~5wt%吡咯基化合物;
D)0.1~10.0wt%选自膦酸衍生物及其盐的一个或多个化合物;
E)0.1~5wt%磷酸盐化合物;以及
F)余量的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刻蚀溶液组成,其特征在于,B)所述含氟化合物为选自NH4FHF、KFHF、NaFHF、NH4F、KF以及NaF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刻蚀溶液组成,其特征在于,C)所述吡咯基化合物为选自氨基四唑、苯并三唑、甲苯三唑、吡唑、吡咯、咪唑、2-甲基咪唑、2-乙基咪唑、2-丙基咪唑、2-氨基咪唑、4-甲基咪唑、4-乙基咪唑以及4-丙基咪唑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刻蚀溶液组成,其特征在于,D)所述选自膦酸衍生物及其盐的一个或多个化合物为选自1-羟基乙叉-1,1-二磷酸、1-羟基乙叉-1,1-二磷酸的钠盐以及1-羟基乙叉-1,1-二磷酸的钾盐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刻蚀溶液组成,其特征在于,E)所述磷酸盐化合物为选自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钠、磷酸氢钙以及磷酸氢二钾构成的组中的一个或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刻蚀溶液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基金属层为铜或铜合金的单层、包括钼层和形成在钼层上的铜层的铜钼层、或者包括钼合金层和形成在钼合金层上的铜层的铜钼合金层。
9.一种刻蚀铜基金属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I)在基板上形成铜基金属层;
II)在铜基金属层上选择性地形成光反应材料;以及
III)利用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刻蚀溶液组成刻蚀铜基金属层。
10.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选自利用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刻蚀溶液组成刻蚀的栅极、栅极接线、源极和漏极、以及数据接线中的一个或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友FINE-CHEM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友FINE-CHEM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80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