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连银杏饮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8231.9 | 申请日: | 201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1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罗炜译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炜译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1/29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15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连 银杏 饮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具体为一种以中药材黄连作为主要原料的饮料。
背景技术
黄连是我国中医常用的药物之一,主要产于我国的南方;在黄连中由于小檗碱的含量较高,并且还含有黄连碱、巴马亭、药根碱、木兰花碱等,因此它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泻火、止泻止痢、抗病菌、降血压等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制作各种药物。从古至今,黄连都主要是作为一种中药药材使用,基本上没有作为一种具有保健型功能饮料使用,限制了黄连的使用范围。即使作为饮料使用,如申请号为96117709.8的中国专利,它公开了“一种黄连饮料”,它是由98%的黄连液4000~5000 g,薄荷50~150 g,柠檬酸50~100 g,蛋白糖1000~1500 g,蔗糖10~20 kg,纯水800~1000 kg组成。这种黄连饮料虽然也能饮用,但是由于黄连的偏性中带有苦味,依靠添加糖份的方式很难将黄连的苦味去除;而且黄连中对人体有益的碱性物质(小檗碱)会与柠檬酸发生中和反应后,其药效将降低,这减弱了黄连作为功能性饮料的效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利用黄连为原料制作的饮品难以去除苦味,以及黄连自身的有益成分易被中和的问题,并提供一种适应消费者口味的黄连银杏饮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黄连银杏饮料,其特征在于,选取合格的黄连、甘草、山楂和银杏原料,分别将黄连、甘草、山楂洗净、晾干后制成粉末,银杏切块(将银杏的果实——白果切成符合要求的小块状),然后将粉末状的黄连、甘草、山楂和银杏按照1~5:2~7:3~10:0.01~0.2的质量比例混合,再加水搅拌后制成混合物溶液,将充分搅拌后的混合物溶液加热至煮沸,再经净化并过滤掉混合物溶液中的渣质,将过滤后的滤液收集、净化蒸馏后封装制成饮料。
进一步,在往黄连、甘草、山楂的粉末和银杏混合物中加水时,混合物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6~15g/ml。这样,混合物能够充分均匀的混合,最后制造出的饮料才能达到最佳的口味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黄连为主要原料,同时加入了甘草和山楂,甘草能去除黄连自身偏性中的苦味,而且不用另外添加糖份,使饮料能够具有天然的甘甜口味。
2、混合物中没有碱性或强碱性物质,对黄连自身的有益成分——小檗碱没有任何的
破坏,小檗碱不会与甘草和山楂发生反应,小檗碱的药用功效得以完全保留。
3、本发明的饮料中加入了甘草,具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的功效。
4、在饮料中加入了山楂的成分,经过调试后饮料能够保留山楂本身的特性,因此也具有消食化痰、行气散瘀、消除积滞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黄连银杏饮料,其特征在于,选取合格的黄连、甘草、山楂和银杏原料,分别将黄连、甘草、山楂洗净、晾干后制成粉末,银杏的果实切块,然后将粉末状的黄连、甘草、山楂和小块状银杏按照1~5:2~7:3~10:0.01~0.2的质量比例混合,再加水搅拌后制成混合物溶液,将充分搅拌后的混合物溶液加热至煮沸,再经净化并过滤掉混合物溶液中的渣质,将过滤后的滤液收集、净化蒸馏后封装制成饮料。在往黄连、甘草、山楂和银杏的混合物中加水时,粉末混合物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6~20g/ml。银杏为银杏树产的果实,又名白果,也是一种中药材。
实施例1:一种黄连银杏饮料,将黄连、甘草、山楂各自洗净、晾干后制成粉末,银杏切成小块,然后将粉末状的黄连、甘草、山楂和小块状银杏按照2:5:5:0.05的质量比例混合,再加水搅拌后制成混合物溶液,加水时粉末混合物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6 g/ml;将充分搅拌后的混合物溶液加热至煮沸,再经净化并过滤掉混合物溶液中的渣质,将过滤后的滤液收集、净化蒸馏后封装制成饮料。
实施例2:又一种黄连银杏饮料,将黄连、甘草、山楂各自洗净、晾干后制成粉末,银杏切块,然后将粉末状的黄连、甘草、山楂和小块状银杏按照1:3:4:0.08的质量比例混合,再加水搅拌后制成混合物溶液,加水时粉末混合物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8g/ml;将充分搅拌后的混合物溶液加热至煮沸,再经净化并过滤掉混合物溶液中的渣质,将过滤后的滤液收集、净化蒸馏后封装制成饮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炜译,未经罗炜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82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