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差动杠杆原理的柔性铰链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3208.0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荣伟彬;吴振广;王乐锋;谢晖;孙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H1/00 | 分类号: | B25H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差动 杠杆 原理 柔性 铰链 定位 装置 | ||
1.一种基于差动杠杆原理的柔性铰链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杠杆壳体(1)、第一杠杆(2)、第二杠杆(3)、第一输入平台(4)、第二输入平台(5)、输出平台(6)、第一致动器(14)、第二致动器(15)、第一紧固螺钉(16)和第二紧固螺钉(17),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壳体(1)上设有前后通透的杠杆致动腔(1-1),第一杠杆(2)设置在杠杆致动腔(1-1)内的左下方,且第一杠杆(2)的下端面和与其对应的杠杆壳体(1)内壁通过第一柔性铰链(7)连接,第一输入平台(4)设置在第一杠杆(2)的上方,且第一输入平台(4)的下端面和与其对应的第一杠杆(2)的上端面通过第二柔性铰链(8)连接,第二杠杆(3)设置在杠杆致动腔(1-1)内的右上方,且第二杠杆(3)的下端面和与其对应的第一杠杆(2)的上端面通过第三柔性铰链(9)连接,第二输入平台(5)设置在第二杠杆(3)的左下方,且第二输入平台(5)的上端面和与其对应的第二杠杆(3)的下端面通过第四柔性铰链(10)连接,输出平台(6)设置在第二杠杆(3)的右下方,且输出平(6)的上端面和与其对应的第二杠杆(3)的下端面通过第五柔性铰链(11)连接,输出平台(6)的左侧端面和与其对应的杠杆壳体(1)内壁通过第六柔性铰链(12)连接,输出平台(6)的右侧端面和与其对应的杠杆壳体(1)内壁通过两个第七柔性铰链(13)连接,第一致动器(14)设置在杠杆致动腔(1-1)内且安装在第一输入平台(4)的上端面上,第一紧固螺钉(16)的螺纹端端面顶在第一致动器(14)上,第二致动器(15)设置在杠杆致动腔(1-1)内且安装在第二输入平台(5)的下端面处,第二紧固螺钉(17)的螺纹端端面顶在第二致动器(15)上,第一紧固螺钉(16)和第二紧固螺钉(17)均与杠杆壳体(1)螺纹连接,输出平台(6)的前后端面上设有两个外部负载连接孔(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差动杠杆原理的柔性铰链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铰链(7)、第二柔性铰链(8)、第三柔性铰链(9)、第四柔性铰链(10)和第五柔性铰链(11)均为圆形柔性铰链,所述第六柔性铰链(12)和第七柔性铰链(13)均为直角柔性铰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差动杠杆原理的柔性铰链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柔性铰链的半径(R)为0.3mm~1.0mm,圆形柔性铰链最薄处的厚度(s)为0.2mm~1.5mm,所述直角柔性铰链的厚度(h)为0.2mm~0.5mm,所述直角柔性铰链的每一直角边长(f)均为2.5mm~3.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差动杠杆原理的柔性铰链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柔性铰链的半径(R)为0.5mm,圆形柔性铰链最薄处的厚度(s)为0.5mm,所述直角柔性铰链的厚度(h)为0.3,所述直角柔性铰链的每一直角边长(f)均为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基于差动杠杆原理的柔性铰链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杠杆(2)、第二杠杆(3)、第一输入平台(4)和第二输入平台(5)的厚度均相等,所述输出平台(6)的厚度是第一杠杆(2)的厚度的1/20~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32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