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2380.4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7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玉才 |
主分类号: | D04H1/72 | 分类号: | D04H1/72;D04H1/541;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061600 河北省沧州市开***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膜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不添加任何化学粘合剂,不采用粘合剂、化学助剂进行后处理的会呼吸可自然降解环保型农用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PE地膜在为农业生产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因其化学成分不可降解而对土壤、环境造成百年污染,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目前国内外厂家研制的光降解地膜、生物可降解地膜的技术研究虽有进展,但由于技术和原料的原因,没能突破自然降解的难题。有的降解只是表面意义上的分子裂解,其添加的化学成分还存在于土壤之中而无法根除,长期的裂解积累,看不见的化学物质对土壤、地下水源和农作物的危害无法治理。虽然有些厂家原料确实具备可降解条件,但为了达到地膜的相关技术要求,在制作过程中要进行蒸煮或者添加化学助剂进行后处理等,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因使用了化学物质在使用中对土壤、农作物也存在严重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随着地表温度、湿度的变化能自然开闭透气孔,自我调节膜内温度和湿度以及可自然降解的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膜,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木质纤维50%、回纺粘胶纤维20%、落地棉纤维10%、PVA水溶性纤维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地膜生产时不添加任何有害化学助剂、粘合剂,混合植物纤维湿法成网技术,利用水溶性纤维进行强度固化技术,使用后可以自然降解形成腐植质,降解后不但无毒、无害、无污染,而且能改良土壤结构。
2)所述地膜还具有自我呼吸功能,即白天阳光充足,地膜透气孔自然张开,达到透气降温效果。晚上空气湿度变大,地膜透气孔自然闭合,起到保温、保墒、平衡地表湿度的效果;又能杜绝因其他地膜不透气,地表温度随环境变化无限升高造成捂苗、烫苗、拖苗、烂根现象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木质纤维为针叶木浆纤维、阔叶木浆纤维、速生木质纤维或其它麦、棉、麻桔杆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所述回纺粘胶纤维的纤度为2.3旦尼尔,长度为6~10毫米;所述落地棉纤维的纤度为1.7~2.0旦尼尔,长度为2~8毫米;所述PVA水溶性纤维的纤度为1.5旦尼尔,长度为6~8毫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阶段:
1)制浆阶段,先将所述木质纤维进行帚化,再加入回纺粘胶纤维、落地棉纤维、PVA水溶性纤维,进行疏解,至所有原料分散均匀,得到混合纤维浆料。
其中,所述木质纤维、回纺粘胶纤维、落地棉纤维及PVA水溶性纤维的重量比为50:20:10:20;
2)配浆阶段,将步骤1)中的混合纤维浆料与水混合,进行进一步的疏解,形成纤维单丝,再依次将所述纤维单丝泵入储浆池,通过管道输送至成网定型工段;
3)成网定型阶段,将步骤2)中所得到的纤维单丝浆料输送至成网设备中进行成网,采用真空压榨进行脱水处理,然后再利用烘缸加热、热风穿透进行干燥、固化、利用烘缸卷取,即得到所述地膜,
其中,所述混合纤维与水的重量比为1:10。
所述帚化是指:用打浆设备叩打混合纤维,使纤维被纵裂、切断和压溃,并达到工艺要求的长度。
所述成网阶段是指,利用PVA超短纤维湿法成网自身固化技术,将所述纤维单丝依次进行成网定型。
所述PVA超短纤维湿法成网技术是指:使混合后的纤维浆料在液体状态下成网,利用PVA水溶性纤维的高强度粘合作用使纤维自身固化。
所述固化就是在90~110℃的高温下进行干燥,使其成型。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A、回纺粘胶纤维,是指回收通过开松可再利用的纤维,作用为骨架纤维,将速生木纤维,木浆纤维帚化后填充到骨架纤维中,目的是增加地膜强度和密度;
B、PVA水溶性纤维,又称为高温水溶性纤维,对地膜骨架纤维、木浆纤维结构起到高强度粘合作用;
C、落地棉纤维,是指回收再利用的棉纤维,具有增加地膜的软度的作用。
另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还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玉才,未经吴玉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23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低硬度梯度核的多块型高尔夫球
- 下一篇:控制手柄中具有数字温度测量的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