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四氧化三锰的锰锌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7635.8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斯贝尔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氧化 铁氧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材料,具体地,涉及一种掺杂四氧化三锰的锰锌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MnZn铁氧体的应用范围日益增大。由于MnZn铁氧体具有高饱和磁通密度、高磁导率、高电阻率、低损耗等特性,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元器件中,如功率变压器、扼流线圈、脉冲宽带变压器、磁偏转装置和传感器等。利用MnZn铁氧体高饱和磁通密度、高电阻率和低损耗等特性制成的铁氧体磁芯,已经成为了计算机、通讯、彩电、录像机、办公自动化及其它电子设备不可缺少的基础元件。
在现有技术中有多次对锰锌铁氧体中掺杂微量元素的介绍报道,但是其功耗在80℃、100℃和120℃时都在300kW/m3以上,如中国专利申请03115906.0所叙述的MnZn铁氧体材料,100℃的功耗(Pcv)在370 kW/m3左右,在降低功耗方面贡献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在80℃、100℃和120℃条件下具有较低功耗的掺杂四氧化三锰的锰锌铁氧体,同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掺杂四氧化三锰的锰锌铁氧体,由以下成分制备完成:
主料为以下摩尔百分比的组分:
Fe2O3:50~55mol%;
MnO: 35~43mol%;
ZnO: 2~15 mol%;
添加剂为Mn3O4和其余至少2种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Mn3O4:0.1~1 wt%;
CaCO3:0.02~0.1wt%;
V2O5:0.02~0.1 wt%;
TiO2:0.02~0.40 wt%;
Nb2O5:0.02~0.05 wt%;
CoO3:0~5 wt%;
ZrO2:0.02~0.40 wt%;
SnO2:0.02~0.40 wt%。
优选地,所述主料为以下摩尔百分比的组分:
Fe2O3:53.28mol%;
MnO:36.96mol%;
ZnO: 9.76mol%。
优选地,所述添加剂为以下重量百分比的6种组分:
Mn3O4:0.5wt%;
CaCO3:0.05wt%;
V2O5:0.03 wt%;
TiO2:0.08wt%;
Nb2O5:0.03wt%;
ZrO2:0.02wt%。
本发明所提出的掺杂四氧化三锰的锰锌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过程:
(1)预烧料的制备:按照本发明的配方比例,分别称取Fe2O3、MnO、ZnO,其中,在第一次湿法砂磨前,预留出主料总重量的0.5wt%的MnO以备后续二次湿法砂磨时添加;
将预留后剩余的主料进行第一次湿法砂磨30分钟以上,然后加入10wt%配料重量的浓度为8~9%的聚乙烯醇溶液,搅拌2 小时,喷雾干燥制成颗粒,进行预烧,预烧温度为850℃~980℃,得到预烧料;
(2)颗粒料的制备:将预烧料进行第二次湿法砂磨,此时按照比例加入添加剂以及步骤(1)中预留的MnO;湿法砂磨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8~1.0微米时,加入10wt%配料重量的浓度为8~9%的聚乙烯醇溶液,采用喷雾造粒工艺制成40-160目的颗粒粉料;
(3)材料烧结:成型前,先将颗粒料进行调湿处理,使其含水量为0.3-0.5%,流动角小于30度,形成可塑性良好的成品颗粒粉料,调湿处理后于1300℃~1400℃烧结3~5小时,得到成品。
本发明所提出的掺杂四氧化三锰的锰锌铁氧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斯贝尔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斯贝尔磁性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76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