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管道端部推力和振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6266.0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7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四○一所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G01M15/0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2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管道 推力 振动 装置 | ||
1.一种减小管道端部推力和振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浮台支撑组件和缓冲舱;
所述活动浮台支撑组件包括承力箱体、活动台面、支撑弹簧、空气弹簧和空气弹簧高度控制部件;承力箱体一端开口,在承力箱体侧壁上均布有若干连接座;活动台面放置在承力箱体开口一端,在活动台面上表面设置有滑槽,活动台面底面上固定有若干连接杆,活动台面底面的连接杆与承力箱体侧壁上的连接座个数相同,并且位置对应,每一对连接杆和连接座之间通过支撑弹簧连接,所有支撑弹簧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支撑弹簧支撑活动台面处于水平状态;空气弹簧包括气囊、下腔室和附加气室,气囊一端通过顶盖与活动台面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气囊另一端与下腔室密封压接连接,下腔室与气囊的连接部位设置有阻尼孔,下腔室与附加气室通过管道连接,附加气室固定在承力箱体底部;空气弹簧高度控制部件包括高度控制杆、高度控制阀组、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高度控制杆一端固定在活动台面底面,另一端穿过高度控制阀组,高度控制杆平行于支撑弹簧中心轴线,当活动台面降低时,高度控制杆向下运动,控制高度控制阀组内的进气阀打开,进气管道从外部进气至附加气室,当活动台面升高时,高度控制杆向上运动,控制高度控制阀组内的排气阀打开,排气管道从附加气室向外部排气;
所述缓冲舱外形为圆柱形,圆柱两端为球面,缓冲舱由内外两层组成,缓冲舱内壳和外壳之间通过若干连接件连接,且每个连接件上开有过气通孔,在缓冲舱内壳上也开有若干过气通孔;在缓冲舱水平方向一侧固定有连接外部发动机进气道的出气管道,且出气管道与缓冲舱内壳和外壳分别密封连接;在缓冲舱外壳外表面上设有滑块,滑块方向与出气管道中心轴线平行,滑块与活动台面上表面的滑槽对应,构成滑动副;在缓冲舱外壳上还开有连接外部竖直进气管的进气孔,进气孔中心轴线垂直于出气管道中心轴线;在缓冲舱水平方向另一侧外壳的外表面上固定有连接台,连接台与平衡杆在平衡杆中心位置铰接,平衡杆两端分别与两根斜拉弹簧一端的转动接头铰接,两根斜拉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活动台面上表面两侧的两个斜拉弹簧固定结构固定连接,斜拉弹簧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活动台面的固定杆、转动轴和转接头,转接头与斜拉弹簧端部固定连接,转动轴平行于缓冲舱圆柱段的中心轴线,转接头与固定杆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连接台端部与固定在活动台面上表面中部的主固定杆通过中部弹簧连接,且中部弹簧的中心轴线垂直于缓冲舱圆柱段的中心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管道端部推力和振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囊由腰环约束为4曲气囊,腰环处气囊的横截面面积为活动台面底面面积的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管道端部推力和振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接头上安装有调节螺母,用于调节斜拉弹簧的张力;活动台面上表面中部的主固定杆上也安装有主调节螺母,用于调节中部弹簧的张力。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减小管道端部推力和振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舱内壳上的过气通孔沿内壳横截面周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管道端部推力和振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台面上表面的滑槽采用金属橡胶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管道端部推力和振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舱水平方向有两个出气管道,两个出气管道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且两个出气管道中心轴线构成的平面与缓冲舱圆柱段的中心轴线平行,两个出气管道中心轴线相对缓冲舱圆柱段中心横截面对称;平衡杆中心处于缓冲舱圆柱段中心横截面上,中部弹簧的中心轴线处于缓冲舱圆柱段中心横截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减小管道端部推力和振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舱外壳上有两个进气孔,两个进气孔的中心轴线构成的平面过缓冲舱圆柱段的中心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四○一所,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四○一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62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