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切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7597.8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7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兴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世纪瑞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81 | 分类号: | H03K17/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衡律师事务所 11342 | 代理人: | 任崇;刘森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切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换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数字万用表自动切换测量多路电压信号的多通道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蓄电池监测节点模块校准的自动化生产中,通常需要一个数字万用表自动切换测量多路电压信号,这就需要一种多通道切换装置。而现有的多通道切换装置,如申请号为2008101570967,发明名称为:《用于扩展基本数据采集设备通道数的多通道分组切换装置》中,采用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所示,图1所示的技术方案的缺点是驱动功率存在变化,有大有小。对于1对16通道切换来说,最少可以不用驱动任何继电器实现一路通道的连接,最多则需要驱动4个继电器才能实现一路通道的连接。图2所示的技术方案是采用的模拟开关,而非继电器,缺点是无法实现测量通道之间的电气隔离,对被测对象有一定的要求。且以上两种方案所采用的拓扑结构无法实现任意数量通道的设计,且模块扩展控制复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切换装置,保证即使在控制信号故障时,各输入通道间也能隔离;驱动功率小,只要一路继电器驱动电流;模块扩展简单,可实现任意路数扩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多通道切换装置,保证各输入通道间隔离,驱动功率小,模块扩展简单,能实现任意路数扩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通道切换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输入端口,至少两个继电器,一个输出端口,一个级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继电器都串联在一起,每个输入端口与一个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所述输出端口与第一个继电器的公共端口连接,所述级联口与最后一个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所述每个继电器连接有一个控制信号。
所述继电器为双刀双掷型信号继电器。
所述至少两个继电器都串联在一起是前一个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后一个继电器的公共端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个数字万用表自动切换测量多路电压信号时,能保证各输入通道间隔离,驱动功率小,模块扩展简单,能实现任意路数扩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第一种多通道切换装置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第二种多通道切换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多通道切换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通道切换装置,如图3所示:
输入端口连接被测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测量仪器。继电器选用“双刀双掷”型信号继电器,复位状态下,继电器公共端口c与常闭触点a连接,驱动状态下公共端口c与常开触点b连接。
如果需要测量某一路信号,只要将这一路继电器通过控制信号驱动,其它继电器保持复位即可。
默认情况下各个继电器处在复位状态,这个输出端口只与级联口的被测信号连接。此时如果要测量输入端口4的被测信号,那么需要驱动继电器4,则继电器4的开关打向常开触点b端,此时级联口的通路被继电器4断开,输出端口只与输入端口4的被测信号连接。
如果控制信号故障,继电器2和继电器4同时被驱动,则继电器2开关打向常开触点b端,继电器4开关也打向常开触点b端,此时输入端口4通过继电器3与继电器2的常闭触点a端连接,而此时继电器2的公共端口c与常开触点b端连接,常闭触点a端处于悬空状态,因此输入端口4不能与输出端口连接;而由于继电器2的公共端口c与常开触点b端连接,则输入端口2与输出端口连接,也就是说无论控制信号怎样变化,输出端口只与一个输入端口连接,不会出现两个输入通道相互连接的情况,从而保证了被测设备安全。
此特性使得模块特别适用于多路不同电源电压测量,在测量多路电源电压时,绝对不允许任意两路电源电压之间相互连接,如果连接则造成电源短路,容易烧坏设备或多路切换模块。
在所有继电器都处于复位状态时,输出端口只与级联口连接;如果需要测量某一输入的信号,只需要驱动这一路的继电器即可,因此无论测量哪一通道,都至多需要驱动一路继电器,因此,整体设计驱动功率小。
本方案中n可以选择任意数,也就是可以根据需要制作任意多输入通道的切换模块。由于级联口的存在,允许多个模块串联,轻松实现测量口的扩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世纪瑞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世纪瑞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75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