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底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8894.6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瑞阳 |
主分类号: | B62D61/12 | 分类号: | B62D6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214100 江苏省无锡市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底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底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的结构中,其前进、后退、左转弯、右转弯均由方向盘控制完成,在转弯时,必须绕过一个大弯才能使转弯的角度超过90度,这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空间才能转弯,否则就不能转弯。当前的私家车快速增长,在住宅楼下、办公楼前等场地车辆越来越拥挤,汽车往往排成一排,车间隙很小,中间开出来的车很困难,必须等前面的车或后面的车开走才能开动,需要掉头时往往需要前行、倒车、前行、倒车......反复几次才能完成,另外,停车空间小,倒进停车位也很费时间尤其是新手,这些情况就很耽误时间,如果汽车上设有可以平移、转动的机构就方便很多,目前也有一些有关汽车原地转向的报道,但因其结构复杂、需改动汽车的传递系统、转动半径不易控制等原因而未见应用。
汽车在更换轮胎时都要用到千斤顶,而千斤顶的携带有时很不方便,如果汽车本身有能撑起汽车本体的装置就方便很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汽车无法平移和原地转向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底盘装置,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底盘装置,包括汽车底盘承力支架,在所述汽车底盘承力支架上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安装有至少一个不平衡轮,所述不平衡轮由动力装置提供动力,来实现不平衡轮的转动,所述动力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动力装置的开、关。
优选地,所述不平衡轮通过连接杆安装到所述安装杆上,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安装杆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与安装杆通过转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连接杆进行旋转,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不平衡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偏心轮为三个或四个。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蜗杆与不平衡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不平衡轮为偏心轮、凸轮或拨杆。
一种汽车底盘装置,包括汽车底盘承力支架,在所述汽车底盘承力支架上设有四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分别安装有一个不平衡轮,所述不平衡轮由动力装置提供动力,来实现不平衡轮的转动,所述动力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动力装置的开、关。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蜗杆与不平衡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不平衡轮为偏心轮、凸轮或拨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汽车底盘上设有不平衡轮机构,通过不平衡轮的旋转可以实现汽车的平移、原地转向,这样,节省了倒车、停车的空间,方便用户使用,另外还可以充当千斤顶来使用,为汽车节省了放置千斤顶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实施例的汽车底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偏心轮与地表接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例的汽车底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偏心轮与地表接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三种实施例的汽车底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偏心轮与地表接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车底盘承力支架,2安装杆,3偏心轮,4动力装置,5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汽车底盘装置,包括汽车底盘承力支架1,在所述汽车底盘承力支架1上设有安装杆2,所述安装杆2上安装有至少一个不平衡轮,所述不平衡轮由动力装置4提供动力,来实现不平衡轮的转动,所述动力装置4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动力装置4的开、关,不平衡轮为具有曲线或曲面轮廓的构件。汽车底盘前端和后端的不平衡轮同向转动时,汽车实现向左或向右平移,汽车底盘前端的偏心轮和底盘后端的不平衡轮逆向转动时,汽车可在原地旋转。
本发明中所述不平衡轮通过连接杆5安装到所述安装杆2上,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安装杆2活动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连接杆5与安装杆2通过转轴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控制器K1和第二控制器K2,第一控制器K1控制所述连接杆进行旋转,第二控制器K2控制所述不平衡轮转动。
本发明中所述不平衡轮为三个或四个,在汽车底盘前或底盘后,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两个不平衡轮,这样能够保证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瑞阳,未经陈瑞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88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