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蓝莓罐头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7133.9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0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于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得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7/00 | 分类号: | A23B7/00;A23B7/08;A23B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莓 罐头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罐头领域,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蓝莓罐头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果实不仅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物质,包括抗氧化物,靴酸、抗菌成分和丰富的食用纤维等,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保健作用:⑴蓝莓果实的VMA(花色苷色素)对眼睛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能够减轻眼的疲劳及提高夜间视力。⑵具有保护毛细血管及抗氧化的作用。⑶延缓脑神经衰老,增强记忆力。⑷具有良好的消除体内炎症的作用,尤其对尿路感染、慢性肾炎的作用最为显著。⑸具有抗癌作用。
正是由于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属高氨基酸、高锌、高钙、高铁、高铜、高维生素的营养保健果品。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因此,蓝莓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食品行业,出现了蓝莓酒、蓝莓饮料、蓝莓蛋糕、蓝莓山药等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目前市场上没有出现的蓝莓罐头,填补国内市场上的这一空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方案如下:
1.选料:挑选无虫害、无腐烂的的蓝莓果粒作为原料;
2.浸泡:用浓度为0.05%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和浓度为0.5%氢氧化钠混合碱水溶液浸泡蓝莓果粒原料30-40分钟,并不断注入高压空气搅动;
3.漂洗:将浸泡好的蓝莓果粒用经过处理的软化水进行漂洗;漂洗前需要用0.3‰的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20分钟;
4.软化:将水中添加精盐和柠檬酸,煮30-40分钟,使蓝莓果粒进一步软化;
5.汤汁制备:用2%的糖与0. 5%的柠檬酸配制成汤汁后静置,待用;
6.装瓶加汤:把软化后的蓝莓果粒装入罐头瓶中,加入制备好的汤汁,按食品卫生标准适量添加添加剂,充分调匀;
7.封盖:采用加热排气或真空排气方法,排气后用封罐机立即进行密封;
8.灭菌:将罐头放入常压热水或沸水中进行,当温度在100左右时,灭菌15~20分钟;
9.包装入库:灭菌冷却后,经检验合格时用木箱成件包装。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选用的蓝莓果粒是经过精选后的优质蓝莓鲜果;
2、蓝莓鲜果在漂洗前需要用0.3‰的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20分钟,以达到抗变护色的作用,这样制出的果实肉质细腻,色泽清亮;
3、热处理后趁热密封,工艺简单,不需考虑反压,且流动水迅速冷却既保证了瓶内一定的真空度从而有效抑菌,又减少了营养成分的损耗。
4、本发明采用的蓝莓罐头的加工方法,在不破坏蓝莓营养成分的前提下,保留了其原有的口感和风味。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比其他提取方法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其具体制备过程为:
1.选料:挑选无虫害、无腐烂的的蓝莓果粒作为原料;
2.浸泡:用浓度为0.05%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和浓度为0.5%氢氧化钠混合碱水溶液浸泡蓝莓果粒原料30-40分钟,并不断注入高压空气搅动;
3.漂洗:将浸泡好的蓝莓果粒用经过处理的软化水进行漂洗;漂洗前需要用0.3‰的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20分钟;
4.软化:将水中添加精盐和柠檬酸,煮30-40分钟,使蓝莓果粒进一步软化;
5.汤汁制备:用2%的糖与0. 5%的柠檬酸配制成汤汁后静置,待用;
6.装瓶加汤:把软化后的蓝莓果粒装入罐头瓶中,加入制备好的汤汁,按食品卫生标准适量添加添加剂,充分调匀;
7.封盖:采用加热排气或真空排气方法,排气后用封罐机立即进行密封;
8.灭菌:将罐头放入常压热水或沸水中进行,当温度在100左右时,灭菌15~20分钟;
9.包装入库:灭菌冷却后,经检验合格时用木箱成件包装。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选用的蓝莓果粒是经过精选后的优质蓝莓鲜果;
2、蓝莓鲜果在漂洗前需要用0.3‰的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20分钟,以达到抗变护色的作用,这样制出的果实肉质细腻,色泽清亮;
3、热处理后趁热密封,工艺简单,不需考虑反压,且流动水迅速冷却既保证了瓶内一定的真空度从而有效抑菌,又减少了营养成分的损耗。
4、本发明采用的蓝莓罐头的加工方法,在不破坏蓝莓营养成分的前提下,保留了其原有的口感和风味。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比其他提取方法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得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得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71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柚子罐头
- 下一篇:一种桑叶多糖降血糖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