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敏电阻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4768.3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6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沙益安;曾郡腾;王绍裘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02 | 分类号: | H01C7/02;H01C7/0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电阻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导电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表面黏着型(SMD)可变热敏电阻元件,如正温度系数(PTC)元件、负温度系数(NTC)元件,其可应用于印刷电路板(PCB)上,做过电流保护及异常温度环境的感测。
背景技术
由于具有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特性的导电复合材料的电阻对温度变化具有反应敏锐的特性,可作为电流感测元件的材料,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过电流保护元件或电路元件上。由于PTC导电复合材料在正常温度下的电阻可维持极低值,使电路或电池得以正常运作。但是,当电路或电池发生过电流(over-current)或过高温(over-temperature)的现象时,其电阻值会瞬间提高至一高电阻状态(至少102Ω以上),而将过量的电流降低,以达到保护电池或电路元件的目的。
在高密度线路设计及制造中,对保护元件在尺寸的要求上,需达到轻、薄、微小的要求,而且在安装上需达到表面黏着型元件的设计。因此,以有机高分子材料制作的PTC元件,已被设计成不同型式的表面黏着型电子元件。然而,受到元件尺寸的限制,以及热传不良等因素,导致产品的维持电流(hold current)无法提升。另外,由于元件的绝热性过高,亦可能造成对环境温度的敏感性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所设计的缺陷,本发明的特点在于热敏电阻元件表面增加导热层,以期快速导热。借此提升元件的维持电流与增加对于环境的温度感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热敏电阻元件包括薄板型电阻元件、第一绝缘层、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导热层。该薄板型电阻元件包含第一导电构件、第二导电构件及高分子材料层,其中该高分子材料层叠设于第一导电构件及第二导电构件之间,且具有正温度或负温度系数的特性。第一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导电构件上,且该第一绝缘层的表面延伸构成第一平面。第一电极电气连接该第一导电构件。第二电极电气连接该第二导电构件,且与第一电极电气隔离。第一导热层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表面,其导热率至少为30W/mK,且第一导热层的厚度为15~250μm。一实施例中,部分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于第一平面上,且和第一导热层形成热敏电阻元件的第一表面,且第一表面中该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一导热层的面积总和为第一表面的面积的40~90%。
一实施例中,热敏电阻元件另包含第二绝缘层及第二导热层,该第二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二导电构件上,且该第二绝缘层的表面延伸构成第二平面。第二导热层设置于该第二绝缘层表面,其中部分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形成于该第二平面上,且和第二导热层形成热敏电阻元件的第二表面,且该第二表面中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二导热层的面积总和为第二表面的面积的40~90%。
一实施例中,可利用导热连接件连接前述第一导电构件及第一导热层,或第二导电构件及第二导热层。
本发明借由改善传统的SMD产品外观,增加元件的导热面积或是导热/导电路径,亦可搭配具备热传效应的焊垫,以借此大幅提升元件的热传效率,进而提升产品的维持电流。另外,本发明亦可增加对于环境温度的敏感性,以提供电池元件保护与各式电子产品应用。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热敏电阻元件的示意图;
图2A及图2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热敏电阻元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热敏电阻元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热敏电阻元件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20、30、40热敏电阻元件
11电阻元件
12第一导电构件
13第二导电构件
14高分子材料层
15第一绝缘层
16第二绝缘层
17第一电极
18第二电极
19第一导电连接件
20第二导电连接件
21第一导热层
22第二导热层
24第一表面
25防焊层
26第二表面
27第一导热连接件
28第二导热连接件
31第一平面
32第二平面
41电阻元件
42第一导电构件
43第二导电构件
44高分子材料层
45防焊层
46导电层
47第一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47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交通屏蔽门电磁锁
- 下一篇:一种电力抢修工程现场用快速安装安全防护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