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冲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及有机废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1028.4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2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144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流化床 反应器 有机 废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处理的脉冲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和利用该脉冲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浓度、高难度有机废水特别是造纸废水主要来自原料木片(或麦草等)的浸洗加工、化机浆中段水、箱板纸生产过程。废水的特点是水量大,SS、CODCr均较高,废水B/C较低,可生化性较差,属于高浓度、高难度有机废水之一。废水的污染物成分复杂,含有大量分子结构较稳定的大分子污染物,如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少量松香等难降解污染物,并含有部分其它的有机杂质以及部分无机物和氯化物等少量有毒物质。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是形成CODCr及BOD的主要成分;细碎木片、细小纤维、土壤颗粒等主要形成固体悬浮物(SS)。该类废水在厌氧处理过程中产泥、产气量较大,如果不能将厌氧池内的气-固-液三相进行有效分离,废水的处理效果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传统的UASB、EGSB、IC等厌氧反应器对高浓度、高难度有机废水进行处理,但这些工艺都难以取得高效的气-固-液三相分离效果,同时不易培养出沉淀性能好、生物活性高的颗粒污泥。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处理的脉冲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和利用该脉冲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处理高浓度、高难度有机废水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处理的脉冲厌氧流化床反应器(PAFR-B反应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脉冲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包括主体、位于主体上方的并设有进水口的储水罐、与储水罐连接的脉冲布水器,
所述的主体内腔中部设有三相分离器和三相分离平台,所述的三相分离器为至少一个长条形下口过滤袋,所述的下口通过法兰与三相分离平台连接,过滤袋的上端通过支架固定;所述的三相分离平台上设置有供污泥由上至下通过的单向阀;
所述的主体内腔在所述的三相分离器上方设置有出水口;
所述的主体内腔在所述的三相分离平台下方设置有内循环抽水管,所述的内循环抽水管与所述的储水罐连接。
作为本发明脉冲厌氧流化床反应器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三相分离器为三个长方形下口过滤袋。
作为本发明脉冲厌氧流化床反应器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脉冲厌氧流化床反应器还设置有与二沉池出水口连接的回流系统,所述的回流系统与储水罐连接。
作为本发明脉冲厌氧流化床反应器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脉冲布水器在主体内腔底部及距底部2至4米设置有两层或三层的脉冲出水口。脉冲出水口还可设为反冲排渣功能的出水口。
下层布水的中间成45°角向下喷水,外圈成0°角向圆心喷水,上层外圈布水成90°角垂直向下喷水,形成中心部位向上周围向下的循环模式,最大限度搅动污泥。
本发明的又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能够对高浓度、高难度有机废水的高效厌氧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高浓度、高难度有机废水的高效厌氧处理方法,所述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高浓度、高难度有机废水经预处理后进行物化处理,并经初沉池泥水分离后自流至调节池;
(2)调节池废水提升至脉冲厌氧流化床反应器,经脉冲布水后进行水解酸化反应,经三相分离后污泥被截留在厌氧池内,气体被分离后进入气体收集系统或沼气焚烧装置,废水自流入下一级处理系统;所述的脉冲厌氧流化床反应器为前述的脉冲厌氧流化床反应器(PAFR-B反应器)。
所述的PAFR-B反应器设有防堵塞布水系统。
PAFR-B反应器能高效处理各类高浓度、高难度有机工业废水,如印染废水、造纸废水、化工废水、淀粉废水等。PAFR-B工艺操作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去除效率高,是一种比传统厌氧工艺更先进、更符合国情的新型厌氧处理技术。
PAFR-B反应器的特点如下:具有新一代高效三相分离技术。
由于厌氧反应器的独特功能和特殊构造,使厌氧的三相分离成为一件特别困难的任务。泥水混合均匀、污染物去除率高和产气量大是厌氧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三相分离最大的难题,很多厌氧系统失败的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处理这些矛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10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