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人员跟踪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7343.X | 申请日: | 2011-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9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吴青莲;蔡世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高诚艺术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K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人员 跟踪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矿井下人员进行跟踪管理的系统。
背景技术
煤炭工业是我国当前安全生事故多发的重点行业,仅2009年遇难人数超过10人以上的事件就有多起。中国煤矿的地质埋存条件复杂,高瓦斯矿井数量较多,开采自动化程度低,95%以上要靠井工开采,矿难频频发生。以2005年为例,原煤产量21.1亿吨,死亡5983人,百万吨死亡率为2.8l,几乎是美国的100倍(美国百万吨死亡率为0.03左右)。随着安全生产的意识和监控条件大大改善,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09年的百万吨死亡率仍高达0.892,死亡人数达到了2700人,依然是发达国家的几十倍。如何在提高产能的同时加强安全生产,一旦出现事故时能快速高效地进行搜救,从而降低死亡率是每一个矿区的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中型煤矿已大量装备了各种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改善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但依然还普遍存在入井人员管理困难,井上人员不能及时了解井下人员的动态分布和作业情况。一旦事故发生,就无法准确定位井下人员的位置,难以进行及时可靠的抢救,安全救护的效率低,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定位井下人员位置的系统,以便在意外发生时能够进行及时可靠的抢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井下人员跟踪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配给每个井下人员及井下设备的RFID电子识别卡,在井下每条巷道内分布有RFID读卡器,RFID读卡器通过天线读取RFID电子识别卡的信息,位于同一条巷道内的所有RFID读卡器连接一台用于收集数据的分站设备,所有分站设备通过通信电缆连接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交换机接入互联网,从而与接入互联网的设备进行通信。
优选地,所述监控中心包括监控电脑,监控电脑通过所述通信电缆与所述分站设备相连,在监控电脑上连接有监控屏、打印机及数据库服务器。
本发明采用RFID技术来对井下人员进行准确定位,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全自动化:生产人员和移动设备的数据采集、传输与监控完全自动化模式下进行,无需人工干预或操作;
2、有效工作距离长:有效增加识别距离,在一次通过读卡器的视场时实现多次阅读,保证盲读的可靠性;
3、高速度:每次读卡仅需 120uS, 每0.7 秒扫描全部视场内的卡,在 50 米的读卡距离内可以有效阅读 50km/小时移动目标 3 次以上;
4、性能稳定:采用扩频技术,对现场各种干扰源无特殊要求,具有高抗干扰性;同时采用分布式采集方式,保证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提供的一种井下人员跟踪管理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为监控中心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井下人员跟踪管理系统,包括分配给每个井下人员及井下设备的RFID电子识别卡,在井下每条巷道内分布有RFID读卡器,RFID读卡器通过天线读取RFID电子识别卡的信息,位于同一条巷道内的所有RFID读卡器连接一台用于收集数据的分站设备,所有分站设备通过通信电缆连接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交换机接入互联网,从而与接入互联网的设备进行通信,接入互联网的设备的可以是各个客户端,也可以是安监局的设备,或者可以是其他相关单位的设备。
如图2所示,监控中心包括监控电脑,监控电脑通过所述通信电缆与所述分站设备相连,在监控电脑上连接有监控屏、打印机及数据库服务器。
本发明的井下部分以防爆电缆作为主传输途径(CAN总线形式),主要由分站设备、RFID读卡器、防爆电源等组成。分站设备固定安装在各主要巷道的进出口,汇总该读卡分站下RFID读卡器的数据信息。RFID读卡器安装在井下主要位置或危险位置,如交叉道口、工作面、危险场所(如盲巷、掘进头等)、地面主要出入口等需要监测的地方安装,不断地进行数据巡检和信号采集。整个井下系统以分布式形式安装,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电子识别卡分为员工识别卡和设备识别卡。员工识别卡由员工随身佩戴(如安装员工的安全帽上、腰带或矿灯等),不需要附加携带设备,设备识别卡安装在井下需要监控的大宗设备或移动目标上,如车辆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高诚艺术包装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高诚艺术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73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