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玉米与白菜、豌豆间作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种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5903.8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8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吴伯志;祖艳群;安瞳昕;湛方栋;陈建军;陈斌;王吉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康珉 |
地址: | 6502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玉米 白菜 豌豆 间作 控制 农田 污染 种植 方法 | ||
1.利用玉米与白菜、豌豆间作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玉米与白菜或豌豆间作,所述的玉米与白菜或豌豆间作是玉米与白菜间作按1行玉米一畦和2行白菜一畦的田间布局种植;白菜收获后,按形成1行玉米一畦和1行豌豆一畦的田间布局,间作1行豌豆;种植规格是:玉米行距150cm,株距20cm,栽培密度为2500株/亩;白菜窄行距60 cm、宽行距90cm,株距30cm,栽培密度2800株/亩;豌豆行距150cm,株距1.2cm,栽培密度3.7万株/亩;或所述的玉米与白菜或豌豆间作是玉米与白菜间作按1行玉米一畦和4行白菜一畦的田间布局种植;白菜收获后,按1行玉米一畦和2行豌豆一畦的田间布局,间作2行豌豆;种植规格为:玉米行距270cm,株距20cm,栽培密度1440株/亩;白菜窄行距60cm、宽行距90cm,株距30cm,栽培密度3200株/亩;豌豆窄行距90 cm、宽行距180cm,株距1.2cm,栽培密度4.0万株/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玉米与白菜、豌豆间作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种植方法,还包括:
(1)玉米的底肥是有机肥和磷酸一铵,底肥的施肥时间是整地时一次性施入;所述的有机肥是猪粪,有机肥的用量为100kg/亩,所述的磷酸一铵中的P2O5的含量≥45%,磷酸一铵中的总氮的含量≥9.0%,磷酸一铵的用量为15kg/亩;在玉米的苗期和穗期施追肥,所述的追肥为尿素,所述的尿素的总氮 的含量≥46.0%,苗期所用的尿素用量是10 kg/亩,穗期所用的尿素用量是20kg/亩;所述的百分数为质量分数;
(2)白菜的底肥是有机肥,所述的有机肥与玉米底肥所用的有机肥相同,其用量为200kg/亩,底肥的施肥时间为整地时一次性施入;在白菜移栽25天施追肥一次,所述的追肥为尿素和复合肥,所述的复合肥为三元复合肥,其 N:P2O5:K2O为15:15:15,复合肥的用量为10kg/亩,尿素的用量为10kg/亩,所述的尿素的总氮的含量≥46.0%;
(3)豌豆的底肥为有机肥和复合肥,所述的有机肥与玉米底肥所用的有机肥相同,有机肥的用量为200kg/亩,所述的复合肥与白菜所用复合肥相同,复合肥的用量为20kg/亩,底肥的施肥时间为整地时一次性施入,豌豆的追肥为复合肥,所述的复合肥与白菜所用复合肥相同,分别于播种后第10~72天施7~9次追肥、每次追肥的用量为8kg/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玉米与白菜、豌豆间作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种植方法,步骤(3)所述的豌豆的追肥分别于播种后第10~72天施7~9次追肥是分别在播种后第10天、第17天、第24天、第31天、第38天、第45天、第52天、第62天和第72天施追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59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二氧化硅/水性聚氨酯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光橄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