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规则多面体上的喷涂机器人喷枪轨迹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5488.6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0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曾庆军;李春华;章飞;王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13/04 | 分类号: | B05B13/04;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规则 多面体 喷涂 机器人 喷枪 轨迹 优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涂机器人自动喷涂过程中,针对多面体工件进行喷涂作业时的喷枪轨迹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喷涂机器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先进涂装生产装备,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汽车等产品的涂装生产线。对于诸如汽车、电器及家具等产品,其表面的喷涂效果对质量有相当大的影响。在自动喷涂操作中,喷涂机器人的机械手围绕待涂工件表面来回移动,适当的轨迹和其它过程参数的选择都能使生产成本得到节约。喷涂机器人的喷涂效果与物体表面形状密切相关。对于诸如汽车、电器及家具等产品,其表面的喷涂效果对质量有相当大的影响。实际生产中,喷涂机器人喷涂作业的优化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工件表面的涂层尽量均匀;二是喷涂时间尽量短。然而,这两个优化目标(效果和效率)通常是相互制约的。如何在保证喷涂效果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喷涂效率是喷涂机器人轨迹优化问题中的难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喷涂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喷涂已基本上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但由于制造工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非规则多面体工件。由于多面体的结构复杂多变,采用一般的Bezier曲面和B样条曲面造型方法很难对非规则多面体上表面进行处理。目前,大多数喷涂机器人轨迹优化方法只适用于二维平面或曲面上的喷涂作业,不适用于三维多面体上的喷涂作业。对三维多面体进行喷涂作业的系统还不能进行轨迹优化,存在工作效率低、机器人位置和速度控制精度低、喷涂效果不理想等缺点,从而使得表面涂层不均匀,产品不能达到较高的工艺水平。因此非规则多面体工件上的喷枪轨迹优化设计是机器人轨迹规划问题中的又一个难点。公开号CN 101239346提供了一种复杂曲面上的喷涂机器人喷枪轨迹优化方法,可实现对复杂曲面的工件进行喷涂作业时的机器人自动喷涂,但该方法对于非规则多面体并不适用。公开号CN101367076A提供了一种非规则平面多边形的静电喷涂机器人变量喷涂方法,但该方法只能用于二维平面上,不能应用于三维多面体上。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喷涂非规则多面体工件时,产品外观质量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不能实现复杂、多面上的全自动喷涂。机器人喷涂工件的主要部分后仍需人工进行喷涂,费时、费力、费料,且工人仍处于有害环境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门的针对非规则多面体上的喷涂机器人喷枪轨迹优化方法,在保证喷涂效果和喷涂效率的前提下,以实现机器人对非规则多面体的自动喷涂,满足实际工业生产的需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非规则多面体上的喷涂机器人喷枪轨迹优化方法,将多面体工件的CAD数据输入GID软件,通过GID网格图形输出功能对多面体的每个面进行三角划分,计算每个三角面的法向量,按照相邻三角面之间拓扑结构连接生成若干个较大的片,建立“长方体模型”并生成多面体每个面上的喷涂路径;以实际涂层厚度与理想涂层厚度方差为目标函数,在非规则多面体的每个面上采用黄金分割法求解涂层重叠区域宽度的最优值;为提高喷涂效率,利用无方向的连接图表示曲面上的喷枪轨迹优化组合,并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
所述生成喷枪路径的方法如下:首先沿垂直于“长方体模型”右侧方向作若干个距离为l的切平面,即得到切平面与曲面片的若干段相交线;然后再在相交线上平均地作出距离为d的一组点,d即为两条喷涂路径之间的距离,该距离的大小可人为设定或通过优化计算得出;最后将这些点沿“长方体模型”右侧方向连接起来,从而生成喷枪空间路径,其中l取R/2~R,R为喷枪喷涂半径。
所述利用无方向的连接图表示曲面上的喷枪轨迹优化组合的方法如下:用一个无方向的连接图G(V,E,R,ω:E→Z+)表示喷枪轨迹优化组合,其中V表示顶点集,E表示边集,R表示E的任意一个子集,ω表示边的权即实际喷枪轨迹的长度,在无方向的连接图G中求出一条经过所有边且只经过一次的具有最短距离的回路;M={dij}是由图G中不在同一条边上的顶点i和顶点j之间的最短轨迹所组成的集合,i,j=1,2,...,n,n为多面体面的个数。
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的方法如下:
Step1初始化:初始化粒子位置i=1,2,...,m;初始化每个粒子的速度i=1,2,...,m;选择速度最大阈值ε和最大迭代次数Nmax,迭代次数k=0;
Step2测量每个粒子的适应值表示为令
Step3迭代次数k←k+1;更新速度更新位置
Step4测量zi的适应值,表示为取更新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54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焦炉烟气余热蒸氨再沸器
- 下一篇:一种同一链路显示多路视频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