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泵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消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8257.2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2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易小刚;郭承志;魏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9/113 | 分类号: | F04B9/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鹏;逯长明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消防设备 | ||
1.一种泵送系统,包括柱塞泵,所述柱塞泵包括油缸、输送缸及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与设于所述油缸中的油缸活塞连接,其另一端与设于所述输送缸中的输送缸活塞连接;
所述输送缸的第一介质腔(b1)和第二介质腔(b2)均由其自身向介质输出口(61)单向导通,并二者均与介质箱(62)连通,且所述介质箱(62)均向二者单向导通;所述油缸通过换向阀与油泵(2)连接,所述换向阀设有使得所述油缸的第一油腔(a1)和第二油腔(a2)交替进油和回油的第一阀位(c1)和第二阀位(c2);
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泵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设该柱塞泵的数量为n;各所述柱塞泵交替轮流换向,在一个柱塞泵到达换向位置时,则存在有一个柱塞泵开始进行泵送介质操作,此时其他剩余柱塞泵均处于泵送介质操作的中间过程,以便使得任一时刻均存在有n-1个柱塞泵正在进行泵送介质的操作;
并且,任一个柱塞泵中所述油缸的数量为一个,并设于所述输送缸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泵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柱塞泵(4)和第二柱塞泵(5);所述第一柱塞泵(4)和所述第二柱塞泵(54)中,一者到达换向位置时,另一者开始进行泵送介质的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塞泵(4)包括第一换向阀(41)、第一油缸(42)、第一输送缸(43)、第一活塞杆(44)、第一油缸活塞(45)及第一输送缸活塞(46);所述第二柱塞泵(5)包括第二换向阀(51)、第二油缸(52)、第二输送缸(53)、第二活塞杆(54)、第二油缸活塞(55)及第二输送缸活塞(56);
并,在所述第一柱塞泵(4)和所述第二柱塞泵(5)中,所述第二油腔(a2)和所述第二介质腔(b2)均相靠近设置,所述第一油腔(a1)和所述第一介质腔(b1)均相远离设置,以便所述第一油腔(a1)进油,所述第一介质腔(b1)进行泵送介质操作;所述第二油腔(a2)进油,所述第二介质腔(b2)进行泵送介质操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41)和所述第二换向阀(52)中,二者的第一阀位(c1)均使得第一油腔(a1)进油并第二油腔(a2)回油,二者的第二阀位(c2)均使得第二油腔(a2)进油并第一油腔(a1)回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活塞(45)在其所对应的第一油腔(a1)中的有效受力面积与所述第一输送缸活塞(46)在其所对应的第二介质腔(b2)中的有效受力面积的乘积,等于所述第一油缸活塞(45)在其所对应的第二油腔(a2)中的有效受力面积与所述第一输送缸活塞(46)在其所对应的第一介质腔(b1)中的有效受力面积的乘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缸活塞(55)在其所对应的第一油腔(a1)中的有效受力面积与所述第二输送缸活塞(56)在其所对应的第二介质腔(b2)中的有效受力面积的乘积,等于所述第二油缸活塞(55)在其所对应的第二油腔(a2)中的有效受力面积与所述第二输送缸活塞(56)在其所对应的第一介质腔(b1)中的有效受力面积的乘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活塞(45)和所述第二油缸活塞(55)在其所述对应的第一油腔(a1)中均连接有配比杆(7),并该配比杆(7)伸出于所述第一油腔(a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缸活塞(45)和所述第二油缸活塞(55)在其所述对应的第一油腔中(a1)均连接有第一配比杆(71),并该第一配比杆(71)伸出于所述第一油腔(a1);
所述第一输送缸活塞(45)和所述第二输送缸活塞(55)在其所对应第一介质腔(b1)中均连接有第二配比杆(72),并该第二配比杆(72)伸出于所述第一介质腔(b1)。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44)和所述第二活塞杆(54)中均沿轴向开设有导向孔,该导向孔中设有导向杆(73),所述导向杆(73)的一端连接于其所对应的第一油腔(a1)的腔壁上,另一端连接于其所对应的第一介质腔(b1)的腔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82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