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智能循迹玩具电动车设计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2217.7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3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献;杨庆新;郝鹏;鱼杰;李劲松;章鹏程;陈一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H17/00 | 分类号: | A63H17/00;A63H29/22;A63H30/04;H02J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接触 电能 传输 技术 智能 玩具 电动车 设计 | ||
1.基于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智能循迹玩具电动车设计,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直流稳压电源,包括一次整流电路(2);发射装置(3),包括可智能循迹的线圈(4);电动车,包括载有接收装置(5)和二次整流电路(6)。通过无线遥控还可以对电动车进行自由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智能循迹玩具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整流电路(2),可实现功能:220v交流电经过变压器降压送到一个由4个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再经过LM7812稳压芯片,输出为12v直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智能循迹玩具电动车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装置(3),可实现功能:12v的直流电送给两给MOSFET,它们可以交替导通,产生交流电流,输出到后面的LC谐振电路,C1为谐振电容;L1为谐振电感,它们并联谐振以提高发射频率,从而将电能以高频电磁波的形式发送到接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智能循迹玩具电动车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装置(3),包括可智能循迹的线圈(4),可实现功能:是一个直径为2m,内径为5mm的铜环,它既可以作为高频电磁波的发射线圈又可以作为玩具电动车的循道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智能循迹玩具电动车设计,其特征在于,电动车,包括载有接收装置(5),可实现功能:由电容C2和电感L2构成新的并联谐振电路,它们在与发射装置阻抗匹配时,可实现电能的最大化无接触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智能循迹玩具电动车设计,其特征在于,电动车,包括二次整流电路(6),是一个安装在电动车底盘下的二次整流桥电路,将输出的直流电供给给电动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22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性防伪保健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人体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