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质量型平衡流量计及其一体化实流标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2362.7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0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人;陈家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76 | 分类号: | G01F1/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韩龙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质量 平衡 流量计 及其 标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量计及其实流标定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差压式质量流量测量系统及其一体化实流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一个完整的测量计包括两个主要部件:传感器与变送器。
现今大量使用的板型流量传感器是标准孔板节流装置。由于只有一个节流孔,孔两边的死区产生大量涡流,消耗流体动能,会导致很大的永久压力损失;随机和杂乱涡流所形成的噪声引起去压点的信号波动,使测量线性度与重复性降低;并需要很长的直管段。
2007年10月15日提交的专利号为200710162844.6、发明名称为《平衡孔板》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的AK平衡流量传感器。针对常用的板型流量传感器的技术缺陷,本系统采用了高精度的AK平衡流量传感器,其性能远高于一般的板型流量传感器,使得系统总体精度与综合性能有很大提高。
2006年8月10日提交的专利号为200620111092.1、实用新型名称为《多参量智能变送器》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参量智能变送器,它将差压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和流量积算仪结合为一体,可以作为流量变送器使用。
各种测量部件由于不同的安装造成各种测量误差,各种部件的分别误差综合起来之后的误差加大。
另外,现有的多参量变送器绝大部分采用了电容式的差压变送器与硅压阻式的压力变送器,还有少数采用复合硅压阻式的压力变送器,将压力变送器安装在差压变送器的一侧压力腔内,电气引线从差压变送器外引至上端主电路板。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三种现有的多参量变送器,电气引线是从差压变送器外通过管道引至主电路板。如图4所示的又一种现有的多参量变送器,是通过外加罩壳将电气引线封闭。这些方法均存在着设备总体可靠性差与外观复杂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两项独立的产品——板型流量传感器和多参数流量变送器的缺陷,提出一种由平衡流量传感器和多参数智能质量流量变送器组成的一体化质量型平衡流量计及其一体化实流标定方法。
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化质量型平衡流量计,包括通过连接部件相连的平衡流量传感器和多参数智能质量流量变送器。其中,平衡流量传感器能够安装到待测管道中间以测量与流体相关的变量,多参数智能质量流量变送器包括硬件部分和智能部分,用来检测平衡流量传感器测量到的变量并计算输出流量值。
对于上述的一体化质量型平衡流量计,多参数智能质量流量变送器(1)的硬件部分包括压力变送器电气引线的短管结构。
对于上述的一体化质量型平衡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电气引线大部分长度位于多参量变送器(1)的侧板内,其余部分的长度通过外部的短管(11)。
对于上述的一体化质量型平衡流量计,短管(11)的长度为1厘米。
对于上述的一体化质量型平衡流量计,多参数智能质量流量变送器(1)的智能部分集成有一组流量演算模型。
对于上述的一体化质量型平衡流量计,所述一组流量演算模型包括蒸汽流量计算模型、天然气流量计算模型和常用液体温度-密度数据库、气体温压补偿、膨胀系数补偿、动态密度的计算补偿、以及动态雷诺数动态曲线补偿。
一种用于上述的一体化质量型平衡流量计的一体化实流标定方法,利用多参数智能质量流量变送器智能部分中集成的一组流量演算模型进行校准。
本发明技术方案主要的优点在于:
1.一体化质量型平衡流量计,用户使用简单,安装方便,用户无需标定,无需进行复杂的设置。
2.压力变送器电气线路的短管结构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多参量变送器可靠性。
3.一体化质量型平衡流量计,将由高精度的AK平衡流量传感器和A系列多参数智能质量流量变送器组成一体,并实施实流标定,可最大程度将各传感器误差、部件误差、安装误差、理论误差、制作误差等相抵与消除,大幅度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使流量测量范围扩大至1∶10。
附图说明
图1-图4示出四种现有的多参量变送器;
图5A和图5B分别从不同视角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一体化质量型平衡流量计;
图6示出图5所示的流量计中的多参数智能质量流量变送器;
图7示出本发明一体化质量型平衡流量计中参量智能变送器智能部分所包括的动态雷诺数动态曲线补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23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监控功能的不锈钢门
- 下一篇:一种防颠簸减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