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CH码的译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2249.9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4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戎骏;戴辉发;盛建峰;吴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能通信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3/15 | 分类号: | H03M13/15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ch 译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领域,特别涉及到无线同播技术中的一种BCH码的译码方法。
背景技术
DMR协议中,30ms数据为一帧,包含288bit。在无线数字同播技术中,将一帧数据分6个时隙发送,每时隙包含5ms的数据量,即48bit。实际应用中,需有一些数据用于功率上升及距离保护,本技术中18bit用于此功能,30bit为有效信息。
BCH码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一类很好的线性纠错码。它的纠错能力很强,特别在短和中等码长下,其性能很接近于理论值,并且构造方便,编码简单。BCH码的译码问题,一直是编码理论研究中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1960年彼得逊奠定了二进制BCH码译码的理论基础,稍后戈雷(Gore)和齐勒尔(Zierler)推广到多进制情况。1965年福尼(Forney)解决了BCH码的纠错纠删码。1966年伯利坎普提出了迭代译码算法,节省了计算量,加快了译码速度,因而从实际上解决了BCH码的译码问题。1969年梅西(Massey)指出了迭代译码算法与序列的最短线性移位寄存器综合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简化,自此以后把这种译码算法称为BM迭代译码算法。BCH码译码需用到伽罗华域上的运算。GF(2m)中的每个元素有两种表示方法:幂表示和多项式表示。幂表示即为某个本原元α的幂,方便乘法运算。多项式表示即为α0,α,…,αm-1的线性和的形式,方便加法运算。
DMR协议中,每一个时隙的发送都需要48个bit,而除了18个保护比特外,还需要用于承载信息的30个bit来一并发送,但实际情况下,只有9个bit承载信息,不能满足需要。
针对DMR协议的这种需要,发明人设计了BCH(30,9,12),通过编码,把9个比特变到30个比特,这样就可以通过一个时隙来发送所需数据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BCH码的译码算法,其抗干扰性好,且能够实现30个bit承载信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BCH码的译码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BCH(30,9,12)码,所述BCH(30,9,12)码由本原BCH(31,16)的缩短码BCH(29,9)增加一位奇偶校验位而得;
S2:构造BCH(30,9,12)码的生成多项式,所述生成多项式为:
g(X)=X20+X18+X17+X13+X10+X9+X7+X6+X4+X2+1,其以α,α2,α3,…,α10为根;
S3:根据S2的生成多项式得到接收多项式r(X),
r(X)=rn-1Xn-1+…r2X2+r1X1+r0;
S4:由接收多项式r(X)计算校正子S,校正子S=(S1,S2,…,S2t);
S5:由校正子S确定错误多项σ(X),
σ(X)=(1+βvX)…(1+β2X)(1+β1X)=σvXv+…σ2X2+σ1X+σ0;
S6:求σ(X)的根,确定错误位置数,并纠正r(X)的错误;
其中,v为错误数,β1,β2,…,βv为错误位置。
较佳地,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能通信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经优能通信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22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