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车辆安全保障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2116.1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9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季历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天华和睿科技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01 | 分类号: | B60R25/01;B60R25/042;B60R25/045;B60R25/08;B60R25/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车辆 安全 保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车辆安全保障装置设计和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工程车辆安全保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被盗事件不断增多,汽车防盗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功能单一的防盗报警器已经不能对汽车起到保护作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代步工具。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偷窃案件越来越多,令人们防不胜防,已对全世界造成极大地危害。防范汽车盗窃无论是对社会还是汽车制造商都具有及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如何制定出更为严范的法规,开发出更为有效的汽车防盗装置,减少车主的损失是今后人们的重要课题。
针对目前世界范围内汽车盗窃案的上升趋势,各汽车厂家都在不断地改进防盗技术,尤其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汽车防盗技术已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传统防盗装置所采用的机械门锁和声报警等安全防范措施,难以满足现在人们汽车防盗的要求。为了更有效保证车主的财产安全,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微电子控制的发动机,油路和四轮锁死等防盗装置。使盗车者即使通过原有办法进入车内也无法开动汽车,而且防盗环节多,不易被人发现和破坏。
因此,人们期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工程车辆安全保障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工程车辆安全保障装置。
本发明工程车辆安全保障装置,其由下述几部分构成:控制器1、供电装置2、电控执行模块3、传感器4、报警模块5;其中:供电装置2、电控执行模块3、传感器4、报警模块5分别连接着控制器1;所述电控执行模块3具体包括下述几部分:门锁控制电机311、制动系统控制电机312、点火继电器321、供油继电器322;其中:上述5部分分别连接着控制器1和供电装置2;所述控制器1的控制核心为单片机,控制器1中还设置有定时装置和上电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中还设置有LED显示装置和键盘,二者都与控制器1形成有线电连接。
所述传感器4为压力传感器或者振动传感器或其二者的组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所述工程车辆安全保障装置是一个应用在汽车上的典型的安全防护的系统。主要是利用电子控制手段完成整体工程车辆安全保障装置的设计,使汽车点火系统、供油系统和制动系统在有外界振动的条件下实现锁死防盗。该系统的特点是放盗环节多,不易被发现和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工程车辆安全保障装置构成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工程车辆安全保障装置,其由下述几部分构成:控制器1、供电装置2、电控执行模块3、传感器4、报警模块5;其中:供电装置2、电控执行模块3、传感器4、报警模块5分别连接着控制器1;所述电控执行模块3具体包括下述几部分:门锁控制电机311、制动系统控制电机312、点火继电器321、供油继电器322;其中:上述5部分分别连接着控制器1和供电装置2;所述控制器1的控制核心为单片机,控制器1中还设置有定时装置和上电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中还设置有LED显示装置和键盘,二者都与控制器1形成有线电连接。
所述传感器4为压力传感器或者振动传感器或其二者的组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所述工程车辆安全保障装置是一个应用在汽车上的典型的安全防护的系统。主要是利用单片机系统实现对工程车辆安全保障装置的电子控制,再辅以辅助电路和继电器等元件,完成整体工程车辆安全保障装置的设计,使汽车点火系统、供油系统和制动系统在有外界振动的条件下实现锁死防盗。该系统的特点是放盗环节多,不易被发现和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天华和睿科技创业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天华和睿科技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21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坛紫菜种苗的放流方法
- 下一篇:油气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