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1444.X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君;李传博;孙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02 | 分类号: | F16H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变速装置是现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很普遍的一种装置,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转速,同时提高转矩。对于现有的变速装置来说,一般减速比都不大(通常的减速比在10以内),若要实现较大的减速比,则需要多级减速,但是,多级减速会增加零件的数量,增大整个变速装置的体积,而且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现有技术中有采用行星齿轮的变速装置,可实现较大的减速比,但是,行星齿轮的结构也会复杂,其中的零件也较多,体积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的变速装置结构复杂、零件较多、体积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变速装置,该变速装置可实现较大的减速比,且结构简单紧凑,零件较少。
本发明一种方案的变速装置,包括:第二壳体、第二齿轮、第四限制件、第五限制件、设有内齿圈的第二环形支撑件、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壳体上的第二传动轴和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二输入转动件;
第四限制件套设在第二输入转动件上且可沿第二输入转动件的径向移动,第二齿轮可转动且相对第二传动轴偏心地安装在第二输入转动件上,第二环形支撑件与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第二齿轮位于第二环形支撑件内并与所述内齿圈啮合;
第五限制件固定安装在第二壳体上,第四限制件位于第五限制件内且可相对第五限制件在一个方向上来回运动;
第二齿轮上设有至少一个沿其轴向伸出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四限制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相适配的第三凹缺,各第二突出部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三凹缺中且第二突出部可相对第三凹缺在另一个方向上来回运动;
第四限制件相对第五限制件的运动方向与第二突出部相对第三凹缺的运动方向交叉且二者均与第二传动轴的轴向垂直。
进一步地,第二输入转动件包括第二输入部、第二同心圆周部和第二偏心圆周部,第二输入部、第二同心圆周部和第二偏心圆周部沿第二传动轴的轴向顺次排布,所述第二偏心圆周部相对第二传动轴偏心设置,第二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偏心圆周部上。
进一步地,第二突出部为两个,两个第二突出部沿第二齿轮的圆周方向相隔180度设置;在两个第二突出部的连线方向上,两个第三凹缺的深度分别大于两个第二突出部的长度;在与两个第二突出部的连线方向和第二传动轴的轴向都垂直的宽度方向上,两个第三凹缺的宽度分别等于两个第二突出部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限制件上还设有第二中心孔和两个第四突出部,所述第四突出部和第三凹缺在第二中心孔的圆周方向上交替布置,两个第四突出部的伸出方向相反,第五限制件上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两个第四突出部相适配的第五凹缺,两个第四突出部分别位于两个第五凹缺中;在两个第四突出部的连线方向上,两个第五凹缺的深度分别大于两个第四突出部的长度;在与两个第四突出部的连线方向和第二传动轴的轴向都垂直的宽度方向上,两个第四突出部的宽度分别等于两个第五凹缺的宽度。
进一步地,第二输入转动件通过第五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二齿轮通过第六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偏心圆周部上。
进一步地,在第二输入转动件上设有一个耐磨圆筒,所述耐磨圆筒设置在第二偏心圆周部内并从第二偏心圆周部内沿第二传动轴的轴向向远离第二输入部的方向伸出,耐磨圆筒套设在第二传动轴上且二者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变速装置还包括套设在小圆周部上的第二配重块,第二配重块与小圆周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配重块的质心相对第二传动轴偏心,所述第二配重块的质心的偏心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心圆周部的偏心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入转动件上还内置有第三配重块,第三配重块的质心相对第二传动轴偏心,所述第三配重块的质心的偏心方向与所述第二偏心圆周部的偏心方向相反,第三配重块的材料密度大于第二输入转动件的平均密度,从与第二传动轴的轴向垂直的方向看,第二偏心圆周部位于第二配重块和第三配重块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环形支撑件的齿数比第二齿轮的齿数多1-4个。
进一步地,第四限制件相对第五限制件的运动方向与第二突出部相对第三凹缺的运动方向垂直。
本发明另一种方案的变速装置,包括:第二壳体、第二齿轮、第六限制件、设有内齿圈的第二环形支撑件、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壳体上的第二传动轴和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二输入转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14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快速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架构上使用的梯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