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装箱船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1345.1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5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龚英弢;张浩;孙建;刘名东;金贤;朱红建;钱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周惠来 |
地址: | 201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设计及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船的机舱外壳结构。
背景技术
集装箱船是以载运集装箱为主的运输船舶,考虑到船舶运行安全,船舶运行的重要设备如主机以及各种辅助设备均安装于机舱内,而机舱舷侧为单层结构,如果机舱舷侧受撞击严重而造成破损,易导致大量水进入机舱而使船舶失去动力,鉴于此,为了确保船舶的运行安全,有必要改进机舱结构,提高机舱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具有双壳机舱的集装箱船,其强度高,运行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集装箱船,包括用以安装主机及其辅助设备的机舱,所述机舱包括:舱底和位于舱底两侧的船舷,所述舱底包括双层壳板,所述船舷也包括双层壳板。
所述的集装箱船,其中,所述船舷包括间隔设置的外壳板和内壳板。
所述的集装箱船,其中,所述船舷的外壳板和内壳板相对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的集装箱船,其中,在所述船舷的外壳板和内壳板之间连接有隔板。
所述的集装箱船,其中,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板和所述内壳板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封闭的隔舱。
所述的集装箱船,其中,所述舱底包括间隔设置的外壳板和内壳板。
所述的集装箱船,其中,所述舱底的外壳板和内壳板相对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的集装箱船,其中,在所述舱底的外壳板和内壳板之间连接有隔板。
所述的集装箱船,其中,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板和所述内壳板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封闭的隔舱。
所述的集装箱船,其中,所述舱底和所述船舷大致合围成U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集装箱船不仅在机舱的底部具有双壳结构,船舷也具有双壳结构,使得机舱的强度大大提高,能有效抗击撞击,保护机舱内的主机设备,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集装箱船的船舱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船舱一侧的船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船舱底部的舱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述,集装箱船的机舱包括:舱底1和位于舱底1两侧的船舷2,舱底1和船舷2大致合围成U形,以在其中形成一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通常被分隔成多个隔间,各隔间内分别放置主机31及发电机32、分油机33等辅助设备。
舱底1和船舷2均为双壳结构。即,机舱1和船舷2均包括双层壳板。
参阅图2,船舷2包括:靠近船体外部的外壳板21和靠近机舱内部的内壳板22,外壳板21和内壳板22间隔设置。在船舷2的内、外壳板21、22相对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用以增强船舷2强度的加强筋211、221,内壳板21和外壳板22上的各加强筋211、221均平行布置,且加强筋211、221的延伸方向与船体的延伸方向一致。船舷2的外壳板21和内壳板22之间还连接有隔板23,隔板23将内、外壳板21、22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封闭的隔舱,该多个封闭的隔舱可以作为空舱,也可以作为压载水舱。
参阅图3,舱底1也包括:靠近船体外部的外壳板11和靠近机舱内部的内壳板12。外壳板111和内壳板12间隔设置,在舱底的内、外壳板12、11相对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用以增强舱底1强度的加强筋121、111,各加强筋211、221的延伸方向与船体的延伸方向一致。在舱底的外壳板11和内壳板12之间还连接有隔板13,隔板13将外壳板11和内壳板12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封闭的隔舱,该多个封闭的隔舱可以作为空舱,也可以作为压载水舱。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1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