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升式海洋平台的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1208.8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5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金贤;沈晓明;褚欢欢;林安;魏永;胡思平;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J2/12 | 分类号: | B63J2/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周惠来 |
地址: | 201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平台 冷却系统 | ||
1.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的冷却系统,与所述海洋平台上各机械设备自带的冷却器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海水冷却子系统、一淡水冷却子系统以及一中央热交换子系统,所述海水冷却子系统通入海水,所述淡水冷却子系统通入淡水且与所述各机械设备自带的冷却器相连通,所述海水冷却子系统以及所述淡水冷却子系统分别进入所述中央热交换子系统内部以在所述中央热交换子系统内部充分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冷却子系统为开式系统,所述淡水冷却子系统为闭式循环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冷却子系统包括互相连通的潜水泵以及海水总管,所述海水总管延伸入所述中央热交换子系统内部,所述潜水泵将海水提升至所述海水总管后进入所述中央热交换子系统内部进行热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冷却子系统还包括一压力调节阀,所述压力调节阀连接在所述海水总管上,以在超压时控制所述海水总管排出海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的安装形式为桩腿海水塔、绞车软管或独立海水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冷却子系统包括互相连接的中央冷却水泵以及淡水管路,所述淡水管路与所述各机械设备自带的冷却器相连通,且所述淡水管路部分伸入所述中央热交换子系统内部,所述中央冷却水泵设置在所述淡水管路上靠近所述中央热交换子系统的位置,以将热交换完毕的淡水通过所述淡水管路输送至所述各机械设备自带的冷却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冷却子系统还包括温控阀,所述温控阀设置在所述淡水管路上,以通过所述温控阀的开度控制淡水进入中央热交换子系统以及各机械设备自带的冷却器的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冷却子系统又包括多个流量调节阀,所述多个流量调节阀分别设置在所述淡水管路与所述各机械设备自带的冷却器的相连通的位置,以对分别流入所述各机械设备自带的冷却器中的淡水流量进行准确控制,保证各冷却器稳定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热交换子系统包括两台并联的中央冷却器,以适应不同工况下设备负荷的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一监控中心,所述海水冷却子系统装有压力传感器,以实时监控得到所述海水冷却子系统内部的压力数值并传送至所述监控中心;所述温控阀出口装有温度传感器,以实时监控得到所述温控阀出口的水温数值并传送至所述监控中心;所述中央冷却水泵的出口装有压力开关,可根据泵出口压力情况自动切换所述中央冷却水泵并同时将泵出口的压力数值传送至所述监控中心,所述监控中心接收到异常的压力数值或温度数值后输出报警信号,从而保证冷却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12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多串发光二极管的装置
- 下一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