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轮盖模具型腔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1142.2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0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曾辉海;凌华春;杨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维尔丸井(广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9/00 | 分类号: | B23H9/00;B23H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轮 模具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轮盖模具型腔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指一种表面具有纹路的汽车车轮盖模具型腔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产品的表面设有均匀的同心圆的纹路,现有技术的产品是通过注塑或电铸生产。但由于用于注塑的模具型腔加工困难;因而传统上用电铸的方式制造模具型腔,到那由于电铸使用的材质软,模具型腔寿命短,一般寿命不到1万次,因此,对于产量大的产品要制作多个备用的型腔,不同的型腔生产的产品导致产品的外观、尺寸有相应偏差品质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能够加工强度高、寿命长的汽车车轮盖模具型腔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车轮盖模具型腔的加工方法,其包括:
步骤一:制作具有弧面的第一电极,且使弧面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前端,并制作具有纹路的第二电极,且使纹路位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前端;
步骤二:通过所述第一电极采用火花机使模具型腔的加工面加工为圆弧;
步骤三:通过所述第二电极采用火花机在所述模具型腔的圆弧状的加工面形成纹路。
优选的是,为了能够精确的确定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模具型腔的加工面加工的纹路的深浅,在步骤二与步骤三之间,还包括步骤A1:在所述模具型腔的圆弧的表面涂配模用的红丹,将第二电极轻压于所述模具型腔的加工面,根据红丹上所述第二电极所压印的纹路的疏密深浅调整车床改变其在所述模具型腔加工面加工的纹路的深浅。
为了进一步能够确定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模具型腔的加工面加工的纹路的深浅,在步骤三A1后,还包括步骤A2:在所述模具型腔的加工面的圆弧上垫一张比所述模具型腔的面积略小的纸,用所述第二电极轻轻的压纸,根据压印的深浅再次精调所述第二电极对所述加工面的加工力度,并且每调整一次更换一张纸,直到纸上的压印分布比较均匀。
优选的是,为了避免所述第二电极在加工的过程中损坏,所述第二电极的材质为较软的红铜。
优选的是,在步骤一,采用车床加工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且用于加工所述第二电极的车床为高速车床,其加工所述第二电极时的转速为600转/秒。
优选的是,在步骤一及步骤二中所采用的火花机均为高速火花机。
优选的是,所述纹路的形状为锯齿状。
本发明汽车车轮盖模具型腔的加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汽车车轮盖模具型腔的加工方法能够加工具有细且密的高品质的模具型腔,且通过该方法加工的模具寿命长,满足产量大的产品的模具需求量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车轮盖模具型腔的加工方法的第一电极与模具型腔的加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汽车车轮盖模具型腔的加工方法的第二电极与模具型腔的加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汽车车轮盖模具型腔的加工方法,其包括:
步骤一:制作具有弧面的第一电极1,且使弧面位于所述第一电极1的前端,并制作具有纹路的第二电极2,且使纹路位于所述第二电极2的前端;
步骤二:通过所述第一电极1采用火花机使模具型腔3的加工面31加工为圆弧;
步骤三:通过所述第二电极2采用火花机在所述模具型腔3的圆弧状的加工面31形成纹路。
优选的是,为了能够精确的确定所述第二电极2在所述模具型腔3的加工面31加工形成的纹路的深浅,在所述步骤二与所述步骤三之间,还包括步骤A1:在所述模具型腔3的圆弧的表面涂配模用的红丹,将所述第二电极2轻压于所述模具型腔3的加工面,根据红丹上所述第二电极3所压印的纹路的疏密深浅调整车床改变其在所述模具型腔3加工面31加工的纹路的深浅。在此,本优选实施例所应用的红丹,也可以采用其它能够产生压印的其它材料,亦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能够确定所述第二电极2在所述模具型腔3的加工面31加工的纹路的深浅,在步骤A1之后,还包括步骤A2:在所述模具型腔3的加工面31的圆弧上垫一张比所述模具型腔3的面积略小的纸,用所述第二电极2轻轻的压该张纸,根据压印的深浅再次精调所述第二电极对所述加工面的加工力度,并且每调整一次更换一张纸,直到纸上的压印分布比较均匀。在本实施例中,此处所应用的纸优选为厚度较薄的白纸,便于观测压于纸上的压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维尔丸井(广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四维尔丸井(广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11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