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C/ABS工程塑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0427.4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4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佳;陶德良;何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沃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5/02;C08L25/08;C08K5/523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602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c abs 工程塑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塑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ABS工程塑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C)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程塑料,它具有综合稳定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及电性能,同时具有抗冲击、尺寸稳定、耐热,透明等优异性能。但PC存在价格较贵,加工流动性能不理想,制品残余应力大,易应力开裂,难以制造大型薄壁制品等缺点,很大程度上制约它的实际应用。相对于PC而言,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价格低廉,性能优良,制品表面光泽性好,易于加工成型,但耐热性较差。
ABS与PC共混合金化是PC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使PC性能更加优异,从而拓宽了PC的应用领域。PC/ABS合金,综合了两者的优良性能,一方面提高了ABS的耐热性和拉伸强度;另一方面降低PC熔体粘度,改善加工流动性,减少制品内应力和缺口冲击强度的敏感性。PC/ABS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仪表板、内部装修以及车轮盖),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办公设备等。
PC与ABS树脂两者溶解度参数不同,其相容性主要取决于ABS中橡胶含量。若使合金有更好的冲击强度,需选择ABS中橡胶含量较高的牌号,而PC与ABS之间较大的溶解度参数差异造成两者界面的相容性较差,需添加相容剂进行改善。如甲基丙烯酸甲的共聚物(MBS),效果最好,冲击强度最高,但MBS较贵,且与ABS一样均含有丁二烯双键成分,耐候性能较差,一定程度限制其在PC/ABS中的应用。
另一方面,PC本身具有自熄性,但与ABS共混后阻燃性能大大降低,需通过添加阻燃剂以提高合金材料的阻燃性能。出于安全的考虑,也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PC/ABS合金的耐热性提出了较高要求,无卤阻燃PC/ABS合金材料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溴系阻燃剂是目前阻燃PC/ABS合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高效阻燃剂,但由于其产生有毒物质较多且对性能影响较大,被无卤阻燃剂取代是一种趋势;磷系阻燃剂在PC/ABS合金阻燃效率也比较高,便由于分子量低时对材料的热变形温度影响较大,且存在析出和加工问题,国内外应用较多是液体磷酸酯阻燃剂BDP和RDP,需专门增加添加设备,该类高分子量的磷酸酯阻燃剂量国内基本还处于实验阶段,国外产品普遍较贵。
综上所述,国内现有技术中固态阻燃PC/ABS工艺较为稀少,导致其合金性能较差,因此提高无卤阻燃PC/ABS合金的综合性能十分必要,对于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PC/ABS工程塑料,解决现有技术中PC/ABS工程塑料综合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PC/ABS工程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上述PC/ABS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取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将PC干燥处理,将该ABS、固态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及干燥处理后的PC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将该第一混合物挤出处理,得到PC/ABS工程塑料。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上述PC/ABS工程塑料在汽车、电子产品、电器、机械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PC/ABS工程塑料,通过使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作为相容剂,使得PC/ABS工程塑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升;通过使用固态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一方面提高了PC/ABS工程塑料的阻燃性能,另一方面简化了生产程序。本发明PC/ABS工程塑料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经济效益高,非常适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PC/ABS工程塑料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C/ABS工程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重量份数的单位为克、千克、吨等常用重量单位。
具体地,该PC是指双酚A型聚碳酸酯,其熔体流动速率为8~25g/10min(300℃,1.2kg)。该PC可以为新料,也可以为回收再生料。该PC的重量份数为10~80份。该PC为粉状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沃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沃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04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