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新型气体信号分子供体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9661.5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绪广林;盛晶晶;郑文杰;潘黎黎;敖桂珍;成静;邱婷;史方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39/02 | 分类号: | C07D339/02;A61K31/385;A61P29/00;A61P9/10;A61P9/12;A61P9/04;A61P9/00;A61P19/02;A61P19/08;A61P37/02;A61P11/06;A61P11/08;A61P1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新型 气体 信号 分子 供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几种硫化氢供体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制备方法、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医药用途,特别是在制备抗炎、抗肿瘤和抗心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生物体及细胞内存在着复杂多样的信号途径,其中气体信号分子以其独有的可连续产生、迅速传播、快速弥散等特点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气体信号分子的发现使生物医学研究进入了全新一页。最先发现的两个气体信号分子分别是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 NO)和一氧化碳( carbon monoxide, CO)。前者被发现具有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抑制细胞增殖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后者也被证实可影响学习和记忆过程、脊索神经痛觉传递、嗅觉受体神经的发育和功能和具有舒张血管、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等功能[Wang R, Wang ZZ, Wu L. Carbonmonoxide-induced vasorelaxation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Br J Pharmacol, 1997, 121(5):927-934.1]。
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样味道的气体。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它仅仅是一种有毒并且对环境有害的气体。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相继在大鼠、牛和人类等脑中发现了含量相当高的内源性H2S后,才逐渐认识到它可能具有生理和病理功能。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H2S是继NO和CO之后发现的一种新的气体信号分子,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都是小分子质量的气体分子,能自由穿透细胞膜且不依赖受体产生信号转导,能按需要进行内源性合成,释放后能迅速降解,有特定的细胞和分子靶标,在很多水平上能彼此密切关联共同发挥作用。人们相继发现H2S在心血管、神经、炎症反应、呼吸、消化、血液、新陈代谢、炎症等多系统或疾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 它可以舒张血管平滑肌;抑制低氧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调节肺血管结构的重建;显著降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并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明显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水肿和血管通透性增高等炎症反应;H2S在炎症发生早期具有抗炎、抗氧化性损伤的作用,还能使非甾体类消炎药引起的胃黏膜损伤减轻60%~70%。
人体内源性H2S是以L-半胱氨酸(L-cysteine, L-Cys) 为底物,L-半胱氨酸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含硫氨基酸(L-半胱氨酸)通过转硫途径以同型半胱氨酸(Hcy)作为中间产物产生的,或由内源性蛋白质直接分解产生的。在吡多醛-5′-磷酸依赖性酶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 CBS)、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和半胱氨酸转移酶催化下产生的[S. Kubo, M. Kajiwara and A. Kawabata. Dual modulation of the tension of isolated gastric artery and gastric mucosal circulation by hydrogen sulfide in rats. Inflammopharmacol 2007;15: 288–292; Zhao P, Huang X, Wang ZY, Qiu ZX, Han YF, Lu HL, et al. Dual effect of exogenous hydrogen sulfide on the spontaneous contraction of gastric smooth muscle in guinea-pig. Eur. J. Pharmacol 2009;616:223–228; Tang, C.S, Li, X.H, Du, J.B, Hydrogen sulfide as a new endogenous gaseous transmitter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Curr. Vasc. Pharmacol. 2006; 4: 17–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96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