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床式净化槽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6771.6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3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加征;吴科昌;沈骏;王君;於胜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嘉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床式净化槽,适合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属于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村分散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污染源。农村地区居住分散,地形复杂,大面积污水收集集中处理很难实现。在远离污水处理管网的城郊地区,同样也很难收集集中处理。采用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就地处理是一种污染治理的必由之路。我国农村已经出现了多种地埋式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也引进了国外的净化槽设备。其中某种国外引进的小型净化槽采用厌氧接触净化工艺,污水通过管道进入厌氧滤床,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大部分经过滤床过滤以后清除。厌氧滤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被分离的固体杂物和污泥,也兼备污染物分解和通过滤床里的厌氧微生物的厌氧消化来降低污泥产量的功能。在接触氧化池中,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氨氮被氧化。曝气处理后的水,经过沉淀消毒以后排放。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小型净化槽存在不少缺点。其中厌氧滤床采用大尺寸填料固定填装,长时间使用难免被污泥和杂物堵塞。填料尺寸比较大则表面积有限,处理效率受到限制。在好氧接触氧化池部分,采用了上下两层填料重叠结构。上层填料曝气,下层填料过滤。这种两层结构减少了曝气层的有效高度。下层填料需要定时反冲,增加了操作复杂性。这种形式的小型净化槽在许多地区的运行效果说明,对于中国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并不适应。其结构需要改进。
移动床式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吸收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优点的新型高效的好氧废水处理工艺。其特点是能够连续运行,不发生堵塞,无需反冲洗。水头损失小,并且具有比较大的比表面积。比活性污泥法负荷率高,脱氮除磷效果好。该工艺是将比重接近于水的悬浮填料直接投加到反应器中作为微生物载体,依靠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处于流化状态,使微生物能够充分与水中的溶解氧和有机物接触,强化传质。从而获得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与其他好氧废水处理工艺相比,移动床式生物膜反应器占地少,耐负荷冲击,污泥浓度较高。由于移动床式生物膜反应器污泥浓度高,生物固体停留时间长,低温条件下也能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已有实用新型201020228401.x《一种以轻质陶粒为填料的悬浮填料移动床污水处理反应器》。在方形池体中设置多个隔板,将池体分为几个互相联通的单元,依次串联。每个单元都投放陶粒填料。此专利中,曝气使填料呈无序的流化状态,并没有定向的移动。各个单元只是几何分隔,其工况完全相同。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移动床污水处理装置,悬浮填料床呈有序定向移动,各个单元具有不同的工艺条件,组合形成一体化的移动床净化槽。能耗低、占地省、效率高、使用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将移动床式生物膜反应器技术应用于小型净化槽,该工艺是将比重接近于水的悬浮填料直接投加到反应器中作为微生物载体,一部分填料依靠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处于流化状态,使微生物能够充分与水中的溶解氧和有机物接触,强化传质,同时还有另外一部分填料处于定向有序移动的状态,防止填料上面形成的生物膜被过度冲刷。两者优点兼得,从而获得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其结构和运行方式不同于国外引进的固定填料厌氧接触式净化槽(附图2)。也不同于已有的与移动床相关的专利。本发明适用于处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
本发明移动床式净化槽的槽体2外形为卧式长方形,附带有收集池18、进水泵1。槽体2的内部分为4个区:厌氧区A、好氧区B、沉淀区C、污泥区D。厌氧区A内部填充悬浮填料6,中心有圆筒形曝气筒4,曝气筒4的下方有曝气器17,厌氧区A的上侧有进水管3;好氧区B由隔板14分隔为两室,一侧为曝气室,下面有曝气器15,另一侧为为填料室,填充悬浮填料6;沉淀区C上侧有出水管11,中部布设斜板。气提回流管12的一端从上而下穿插到沉淀区C的下方,另一端从槽体顶部延伸到厌氧区A;槽体的底部是污泥区D。
填料6是一种悬浮填料,形状为圆柱体,直径0.01~0.02米,高0.01~0.02米;或者不密闭有结构的球体,直径0.01~0.02米,填料的比重为0.92~0.98。
气提回流管12有一个回流支管8通向设置在槽体2顶部的剩余污泥过滤斗9。
沉淀区C上部有铝板和铁板组成的除磷电极10。
由气泵7分别向气提回流管12、曝气器15、曝气器17供气。
附图说明
附图1移动床净化槽结构图
图中A厌氧区,B好氧区,C沉淀区,D污泥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嘉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嘉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67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