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0994.1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0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玉;张旭红;滕绍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淑玉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P31/22;A61K31/045;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带状疱疹 中药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俗称“蛇盘疮”或“蜘蛛疮”,表现为发病前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症状,好发于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的支配区域,疱疹集簇,腰部多发,患处皮肤有烧灼样剧痛,目前采用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虽然确切,但使用止痛、糖皮质激素会产生一些毒副作用,给患者造成了痛苦和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不但疗效高,而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配料按重量比为:生大黄70-79%,冰片9-12%,蜈蚣12-18%。
它的制作方法在于按以下步骤完成:
(1)按上述数量将生大黄、冰片、蜈蚣混合;
(2)将混合后的药材研成细末;
(3)将研成细末的药材,用香油调成糊状;
(4)将糊状的药放在肤贴上即为成品。
本发明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的功效为:
生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溃后不敛,防腐生肌。
蜈蚣: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香油:理气止痛,化淤止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采用生大黄、冰片、蜈蚣与香油合用,因而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痛等功效,本中药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价格便宜,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明显,用药后能使疼痛立即减轻,轻者3日愈,重者5-6日愈,对患者无刺激、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经过多年560余例临床应用,有效率达100%,治愈效果如下:
1、王××,女,40岁,山东招远市人,腰腹部散在丘疹,疼痛难忍来院就诊,诊为带状疱疹,用药后3日症状缓解,5日痊愈。
2、张×,女,38岁,山东临沂市人,胸部灼痛半天来院,查无特殊异常,见局部有丘疹,诊为带状疱疹,用药治疗4日痊愈。
3、董××,女,55岁,山东莱西市人,左腰腹部皮肤灼痒疼痛,口服止痒药无效,来院诊为带状疱疹,用药5日痊愈。
4、王××,男,61岁,山东栖霞市人,患带状疱疹,用药6日痊愈。
5、李×,男,46岁,山东招远市人,患带状疱疹,用药治疗3日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1、生大黄26克,冰片3克,蜈蚣4克,将其混合后研成细末,然后用香油调成糊状,将糊状的药放在肤贴上即可使用,此配方适合于发病早期使用。
2、生大黄28克,冰片4克,蜈蚣6克,将其混合后研成细末,然后用香油调成糊状,将糊状的药放在肤贴上即可使用,此配方适合于发病中期使用。
3、生大黄30克,冰片5克,蜈蚣7克,将其混合后研成细末,然后用香油调成糊状,将糊状的药放在肤贴上即可使用,此配方适合于发病晚期使用。
带状疱疹的早期,患处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将调成糊状的药材放在肤贴上,贴在患处,每日更换2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淑玉,未经李淑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09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脱发的中药擦剂
- 下一篇:一种双螺杆二次挤压生产葛根米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