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酒类净化的陶及其制备工艺以及净化用陶制容器、陶粒及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1714.0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周佳荣;邱鹏新;蓝永辉;钟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苏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12H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刘显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酒类 净化 及其 制备 工艺 以及 陶制 容器 陶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酒类的存贮与处理,尤其涉及用于酒类净化的陶及其制备工艺以及净化用陶容器、陶粒及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研究发现,食用的酒类中既有有益成分,也含有较多的有害成分,甲醇就是其中之一。甲醇在人体内分解缓慢,有一定的蓄积作用,主要是对血管有麻痹作用及导致神经变性的作用,尤其是对视神经有严重损害。5~10ml/kg甲醇即可致人严重中毒,10ml/kg以上有失明危险,30ml/kg可以致死。甲醇中毒轻则头昏头痛、呕吐、腹痛、眼球疼痛、视神经障碍,重则面色苍白、四肢发绀、休克、失明、酸中毒、血液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 30%,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甲醇经人体氧化代谢产生甲醛和甲酸(俗称蚁酸),对人体亦能产生伤害。甲醇的代谢产物甲酸会累积在眼睛部位,破坏视觉神经细胞,脑神经也会受到破坏,从而产生永久性损害。甲酸进入血液后,会使组织及血液的pH值由碱性逐步变成酸性,从而损害肾脏导致肾衰竭而死亡。这些有害物质,有些是从酿酒的原料中带来的,另外一些是在酿造过程中产生的,无可避免。尽管现在从原料和工艺方面作了多方面的改进,但是这些有害物质依然或多或少的存在于食用酒类中,所以国家对此做了严格的规定。国家标准(GB2757-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规定,以谷类为原料的酒类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04g/100ml,以薯干及代用品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12g/100ml。除了甲醇之外,食用酒类中还含有部分金属离子,除了对人体有益的锌、锰离子外,还有重金属铅离子。食用酒类中铅的来源,主要是由蒸馏器冷凝导管、贮酒容器中的铅经溶蚀而来。为了降低酒中铅的含量,现在大部分酒厂生产器具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但是无论如何改进生产工艺,食用酒类中总含有浓度高低不一的铅离子。
因此,寻求一种净化材料既可以对食用酒类中的有害物质如甲醇和重金属铅进行吸附过滤,而又不会破坏酒中的有益成分,将有益于提高酒类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净化酒类中有害物质的陶、陶粒或陶制容器,从而为白酒生产、贮存过程中降低毒害物质提供一种新方法。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酒类净化的陶粒,制备所述陶的原材料中包括:
配制粘土 60~80%
沸石 10~25%
泥碳土 10~20%。
其中,所述配制粘土的主要化学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
SiO2: 56.80-60.50%
Al2O3: 26.50-30.50%
Fe2O3: 8.00-10.50%
CaO: 0.40-0.45%
TiO2: 0.80-0.90%
K2O: 0.80-1.20%
Na2O: 0.12-0.15%。
上述用于酒类净化的改性陶中,所述配制粘土的粒径为30-50μm,有效成分大于98%,所述沸石的粒径为40-70μm,有效成分大于98%,所述泥碳土的粒径为40-70μm,有效成分大于9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用于酒类净化的陶的制备工艺,其步骤包括:将沸石研磨成细粉,再混入同样研磨为粉状的配制粘土和泥碳土,加适量的水,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挤压成陶胚,然后造模、烧结,得到用于酒类净化的陶。
上述用于酒类净化的陶的制备工艺中,所述烧结过程为:将造好的模放入回转窑中,在230-280℃温度下焙烧6-8小时;待窑温自然冷却至外界环境温度之后,再将窑温升温至450-550℃焙烧6-8小时;窑温自然冷却至外界环境温度之后,再将窑温升温至700-800℃焙烧6-8小时;窑温自然冷却至外界环境温度之后,再将窑温升温至950-1100℃焙烧6-8小时,待窑温自然冷却至外界环境温度,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酒类净化的陶制容器,该陶制容器系采用前述的制备工艺将陶胚造模成容器状而制得,制备所述陶制容器的原材料中包括:
配制粘土 60~80%
沸石 1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苏,未经钟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1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