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泵房及后臭氧接触池组合构筑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1544.6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6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民;雷挺;邬亦俊;袁煦;许嘉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22 | 分类号: | E03F5/22;E04H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泵房 臭氧 接触 组合 构筑物 | ||
1.一种提升泵房及后臭氧接触池组合构筑物,包括提升泵房和与之合建的后臭氧接触池,其特征在于提升泵房的下层设有与进水管连接的提升泵房吸水井,提升泵房的上层设有出水汇流渠道,提升泵房上下层之间设置提升泵,出水汇流渠与后臭氧接触池连通,臭氧池与出水井连通,出水井与出水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在后臭氧接触池上部合建臭氧发生器间,臭氧发生器间内设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与设在后臭氧接触池内的臭氧布气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提升泵房内设有至少3个提升泵,该提升泵采用井筒式潜水轴流泵,每台提升泵出水单独设置溢流堰,溢流后通过出水汇流渠道流入后臭氧接触池内。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后臭氧接触池内设有多个导流墙,该多个导流墙的开口依次错位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后臭氧接触池与出水井之间设置跌水堰。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臭氧接触池上部还设置臭氧尾气破坏装置和配电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15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织预绞丝定型粘合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的超表面四分之一波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