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10230.4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2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崔奇;王命泰;沈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51/42 | 分类号: | H01L51/42;H01L51/46;H01L51/44;H01L51/4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无机 太阳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和能源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有机共轭聚合物和无机半导体纳米结构组成的杂化聚合物太阳电池是一种新型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由于其兼具聚合物(重量轻、柔韧性好、易大面积低价成膜等)和无机半导体材料(载流子迁移率高、性质稳定、结构易控制等)的优点,近年来成为低价太阳电池中的重要研究对象。通常,将无机半导体纳米颗粒与有机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实现简单共混,再由适当方式将这些简单共混物制成无序有机/无机杂化电池;例如,有机聚合物与ZnO(J.Phys.Chem.B 2005,109,9505-9516;Adv.Funct.Mater.2006,16,1112-1116)、TiO2(Appl.Phys.Lett.2007,90,183513)、PbS(Nanotechnology 2009,20,095202)、PbSe(ACS Nano 2009,3,1345-1352)或CdSe(J.Phys.Chem.C 2010,114,12784-12791)等无机半导体纳米颗粒组成的太阳电池。然而,聚合物和纳米颗粒经简单共混而制成的太阳电池效率仍然低下。一方面,由于纳米颗粒本身极易团聚,严重影响了有机/无机界面和电子传输通道的形成;另一方面,光生电子要经过纳米颗粒间的传递才能到达电子收集电极,使得电池中存在严重的界面电荷复合。
用一维无机纳米棒(或线)阵列取代纳米颗粒与有机聚合物形成的复合结构,是一种理想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结构形式(Chem.Rev.2007,107,1324-1338;J.Phys.Chem.C 2010,114,13846-13852)。一维无机纳米结构阵列可以提供直接的电子传输通道,使光生电子沿着取向生长的纳米阵列直接输运到收集电极上,可减少电荷的复合现象;同时,在这种复合结构中,可获得有机/无机界面和电荷传输通道在三维空间的稳定分布。ZnO纳米棒或线阵列(简称,ZnO-NA)具有许多优点,例如,性质稳定、环境友好、电子迁移率高及容易由简单的方法实现大面积制备等,是目前此类取向结构杂化太阳电池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材料。然而,在ZnO-NA与有机聚合物组成的杂合太阳电池(简称,聚合物/ZnO-NA电池)中,器件的开路电压(Voc)较低,大都在0.1-0.4V左右(J.Mater.Chem.2006,16,2088-2096;J.Phys.Chem.B 2006,110,7635-7639;J.Phys.Chem.C 2007,111,16670-16678);虽然短路电流(Jsc)已达到毫安级,但很低的Voc使得聚合物/ZnO-NA电池的转换效率(η)仍然较低,大都在0.2-0.4%。目前,大都通过对ZnO表面进行有机物修饰,来改善有机/无机界面的接触性能,获得了显著提高的Jsc,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池的Voc(J.Mater.Chem.2006,16,2088-2096;J.Phys.Chem.B 2006,110,7635-7639;J.Phys.Chem.C 2011,115,3745-3752)。然而,经过有机物修饰,聚合物/ZnO-NA电池的性能仍不理想,尤其是Voc仍然较低(大都在0.5V以下)。除有机修饰外,Lee等(J.Phys.Chem.C 2009,113,15778-15782)用TiO2修饰ZnO-NA,形成了以ZnO为核TiO2为壳的ZnO-TiO2异质核壳结构纳米棒阵列(简称,ZnO-TiO2-NA);虽然与聚合物/ZnO-NA电池相比,聚合物/ZnO-TiO2-NA电池的Jsc得到显著改善,但电池的Voc仍然小于0.5V。因此,如何提高ZnO-NA组成的杂化聚合物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是获得高效理想结构电池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02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亚头纺生产细旦POY的生产装置
- 下一篇:电池模块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