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噻唑琳酮衍生物及其制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8986.5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4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亮;孙娟;张雁滨;杨雨顺;王晓亮;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7/42 | 分类号: | C07D277/42;A61K31/42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噻唑 衍生物 及其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噻唑琳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类药物,随着新品种的不断上市以及细菌耐药菌株的增加和耐药性的增加,医院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带来很大困难。近几年来,抗菌药物有了很大发展,但新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也随之伴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日益复杂。
噻唑琳酮及其衍生物由于具有广谱的药理和生物活性,如杀菌、抗惊厥、抗肿瘤、抗结核、止痛、抗癌和抗HIV病毒等,同时在有机合成中,它还是一类很好的中间体,可用于合成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还可以用于合成燃料,液晶材料等,而倍受化学家和药物学家的关注。因此,本发明将制备一类噻唑琳酮衍生物。
此类衍生物对细菌生长右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噻唑琳酮衍生物作为很有潜力的抗细菌药物的前景十分值得关注。随着噻唑琳酮类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对其抗菌作用机制不断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结构改造与修饰和分子设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效、低毒的噻唑琳酮类抗菌药物用于临床,造福人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噻唑琳酮衍生物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类噻唑琳酮衍生物,其特征是它有如下通式:
式中R为:
一种制备上述的一类噻唑琳酮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它由下列步骤组成:
步骤1.将0.01mol异硫氰酸苯酯,0.01mol苯胺,20mL三氯甲烷置于带有回流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油浴加热,在55℃下回流反应4h。
步骤2.将溶剂三氯甲烷减压蒸干,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后减压蒸干,得到固体。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固体溶于乙醇中,然后加入溴乙酸乙酯和乙酸钠,在60℃下回流反应8h。其中步骤2所得反应物与溴乙酸乙酯的摩尔比是1∶3,与乙酸钠的摩尔比是1∶1.5。
步骤4.反应完全后,将溶剂乙醇蒸干后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溶剂减压蒸干,得到的粗产物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到本发明的一类噻唑琳酮衍生物。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一:3-(4-氟-苯基)-2-苯亚胺基-噻唑-4-酮(化合物1)的制备。
将0.01mol异硫氰酸苯酯,0.01mol对氟苯胺,20mL三氯甲烷置于带有回流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油浴加热,在55℃下回流反应4h。将溶剂三氯甲烷减压蒸干,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后减压蒸干,得到固体。将得到的固体溶于乙醇中,然后加入溴乙酸乙酯和乙酸钠,在60℃下回流反应8h。其中所得固体与溴乙酸乙酯的摩尔比是1∶3,与乙酸钠的摩尔比是1∶1.5。反应完全后,将溶剂乙醇蒸干后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溶剂减压蒸干,得到的粗产物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到本发明的一类噻唑琳酮衍生物。浅黄色粉末,产率60%,m.p.120-123℃;1H NMR(300MHz,CDCl3):4.17(s,2H);6.86-6.92(m,2H);7.13-7.19(dd,J=8.4Hz,2H);7.31-7.52(m,5H).MS(ESI):287.06(C15H11FN2OS,[M+H]+).Anal.Calcd for C15H11FN2OS:C,62.92;H,3.87;N,9.78%.Found:C,62.61;H,3.73;N,9.92%.
实施例二:3-(3-氯-2-氟-苯基)-2-苯亚胺基-噻唑-4-酮(化合物2)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89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