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包锂离子电池正极极耳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8950.7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7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云;罗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云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B23K26/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正极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正极极耳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软包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锂电池的大量使用,对作为软包锂离子电池的主要部件的电池极耳(下面简称“极耳”)的要求越来越高。
极耳分为正负极两部分,正极极耳主要材料由纯铝片制作,负极极耳主要材料由纯镍片(或铜片、镀镍铜片)制作。在常态环境中,正极极耳的铝片是不能直接焊锡的,因而正极极耳需要先转焊镍片后才能焊锡使用。
在传统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的正极极耳的制作工艺中,是通过在铝片上局部镀镍或者用超声波焊接把镍片焊接到正极极耳上。局部镀镍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而超声波焊接工艺在镍片和铝片的焊接处容易造成虚焊或过焊,生产正极极耳的效率低。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替换上述正极极耳生产工艺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正极极耳的制作方法,能够提高软包锂离子电池正极极耳的生产效率及镍片和铝片的结合度,减少虚焊或过焊情况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正极极耳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铝带和镍带具有重叠区,且将所述重叠区置于激光机焊接区内;
开动激光机将焊接区内的铝带和镍带的重叠区均匀焊接;
把焊接好的铝镍带通过分条机根据需要规格纵向分条;
将所述分条好的产通过除油清洗、表面保护、烘干得到铝镍带焊接体;
在所述铝镍带焊接体的焊接结合部贴压上极耳密封胶,得到正极极耳。
其中,在使铝带和镍带具有重叠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把铝带和镍带的一端分别装夹到放料机上,且把铝带和镍带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定位夹装夹到收料机上的步骤。
其中,在所述铝镍带焊接体的焊接结合部贴压上极耳密封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切边修整所述贴压上极耳密封胶的铝镍带焊接体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软包锂离子电池正极极耳的制作方法,首先通过激光将具有重叠区的铝带和镍带进行均匀焊接,然后通过分条机分条并在铝镍带焊接体的结合部上贴压上极耳密封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软包锂离子电池正极极耳的生产效率,而且能够提高镍片和铝片的结合度。进一步地,本发明利用激光焊接机均匀焊接还可以减少虚焊或过焊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极极耳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正极极耳的左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铝镍带焊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铝镍带焊接体的分条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正极极耳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铝带 11、镍带 12、重叠区 13、极耳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正极极耳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使铝带和镍带具有重叠区,且将重叠区置于激光机焊接区内;
步骤102:开动激光机如图3所示将焊接区内的铝带和镍带的重叠区均匀焊接;
步骤103:把焊接好的铝镍带通过分条机根据需要规格如图4进行纵向分条;
步骤104:将分条好的产通过除油清洗、表面保护、烘干得到铝镍带焊接体;
步骤105:在铝镍带焊接体的焊接结合部贴压上极耳密封胶,得到如图1和图2所示的正极极耳。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的软包锂离子电池正极极耳的制作方法,首先通过激光将具有重叠区的铝带和镍带进行均匀焊接,然后通过分条机分条并在铝镍带焊接体的结合部上贴压上极耳密封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软包锂离子电池正极极耳的生产效率,而且能够提高镍片和铝片的结合度。进一步地,本发明利用激光焊接机均匀焊接还可以减少虚焊或过焊的情况发生。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使铝带和镍带具有重叠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把铝带和镍带的一端分别装夹到放料机上,且把铝带和镍带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定位夹装夹到收料机上的步骤。采用放料机和收料机来自动收发铝带和镍带,实现自动化生产,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手工工作强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铝镍带焊接体的焊接结合部贴压上极耳密封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切边修整所述贴压上极耳密封胶的铝镍带焊接体的步骤。修整贴有极耳密封胶的铝镍带焊接体,可以使得生产的正极极耳边无毛刺,性能稳定美观。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云,未经张晓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89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