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糖化合物及其分离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6848.3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1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孙琴;张丹;陈斯玮;彭腾;刘明华;张诗静;姜黎;胡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H3/04 | 分类号: | C07H3/04;C07H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 |
地址: | 646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糖 化合物 及其 分离 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糖化合物及其分离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双糖,是由二分子单糖通过糖苷键形成,水解之后可形成两个单糖分子。天然存在的游离态和具有机能的糖类以哺乳类的乳糖、细菌和昆虫血液等的海藻糖、植物蔗糖为代表,他们作为各种生物体的能量来源,或作为生物体组成的物质原料。
常见的双糖有乳糖、麦芽糖、蔗糖,其中,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形成,进入人体后,被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从而为人体提供能量。
目前还发现另一个与蔗糖结构类似的双糖化合物,也是由一分子果糖、一分子葡萄糖缩合而成,即,β-吡喃果糖-(1→4)-β-吡喃葡萄糖(Fructopyrano-(1→4)-glucopyranose),其结构式如下:
式1
它与蔗糖为同分异构体,区别点在于(1)糖苷键的连接位置不同;(2)果糖的存在形式不同,式1化合物为吡喃糖。
该化合物首先在狭叶红景天中发现,有文献报道了该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狭叶红景天先用正己烷浸泡后,采用索氏提取器,甲醇提取48小时,回收溶剂后,减压干燥,再用四氯甲烷/甲醇/水进行分离,醇水提取物蒸发至干,最终采用高效液相法,以磷酸水/乙腈/甲醇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中得到了式1所示的双糖化合物[Helmut Wiedenfeld,Monika Zych,Waldemar,et al.New compounds from Rhodiola kirilowii.ScientiaPharmaceutica.75,29-34(2007)]。但是,该方法中提取时间长,且需要采用红景天作为原材料,由于红景天价格相对较高,最终导致了该双糖化合物的生产成本偏高,不利于该化合物进一步的药效研究以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并且,该方法中,多处使用毒性强的溶剂(如四氯甲烷、乙腈),使得该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目前还未见该化合物在其他植物中存在的相关报道,也未见制备该化合物标准品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纯度、可用作标准品的β-吡喃果糖-(1→4)-β-吡喃葡萄糖(Fructopyrano-(1→4)-glucopyranose)化合物,还提供了该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该化合物纯度≥95%。
式1。
进一步地,该化合物纯度≥9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取板蓝根粗粉,先用50-70%乙醇V/V提取,浓缩提取液,干燥,所得药材粗提物再用80-95%乙醇V/V提取,浓缩提取液,干燥后,即得板蓝根干浸膏粉末;
(2)取步骤(1)所得板蓝根干浸膏粉末,用硅胶柱分离,二氯甲烷-甲醇(100∶0~1∶1)梯度洗脱,根据薄层色谱检查,合并相同的斑点部分;收集二氯甲烷-甲醇1∶1组分,回收溶剂后,干燥即得式1化合物粗品;
(3)采用制备色谱:取步骤(2)所得式1化合物粗品上制备液相色谱仪,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10∶90-95),经回收溶剂后,即得式1化合物纯品;或,采用重结晶:取步骤(2)所得式1化合物粗品,用65-75%甲醇重结晶后,即得式1化合物纯品。
其中,步骤(1)具体方法为:取板蓝根药材粗粉,先用65-70%乙醇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剂,干燥后,再用80-95%V/V乙醇回流提取,过滤,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剂后,干燥,粉碎,即得板蓝根干浸膏粉末。
其中,步骤(3)采用70%甲醇重结晶。
其中,步骤(1)具体方法为:取板蓝根药材粗粉,先用50-70%乙醇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剂,干燥后,再用95%乙醇回流提取,过滤,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剂后,干燥,粉碎,即得板蓝根干浸膏粉末。
其中,步骤(3)采用制备色谱,色谱条件如下:
C18色谱柱规格9.4mm×2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水=5∶95;体积流量8ml·min-1,制备柱柱后分流,分流比1∶5,收集保留时间在1.5~2.5min的组分,回收溶剂,干燥后,重结晶,即得式1化合物纯品。
其中,步骤(1)中所述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lsatis indigoticaFort.的干燥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医学院,未经泸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68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耗材芯片、耗材容器及耗材芯片的数据写入方法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