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式触摸屏电极保护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6226.0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8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林洁;王飞;樊兆雯;朱立锋;张雄;林青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显高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瞿网兰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触摸屏 电极 保护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制备方法,尤其是触摸屏四周引出电极的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电极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容式技术的触摸屏的构造主要是在玻璃屏幕上镀一层透明的薄膜体层,再在导体层外加上一块保护玻璃,双玻璃设计能彻底保护导电层及感应层。电容式触摸屏在触摸屏四边均镀上狭长的电极,在导电体内形成一个低电压交流电场。在触摸屏幕时,由于人体电场,手指与导体层间会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四边电极发出的电流会流向触点,而电流强弱与手指到电极的距离成正比,位于触摸屏幕后的控制器便会计算电流的比例及强弱,准确算出触摸点的位置。
随着科技的发展,触摸屏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多点触摸屏,相对于电阻屏,电容触屏比较容易实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屏有可能成为一个趋势,更多的应用于智能机的触摸材料。触摸屏四边的电极线路与导电层直接连接,是触摸屏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为防止触摸屏四边的电极在操作的过程中受到损伤,同时保证使用过程中电极的绝缘,需要在触摸屏四边的电极上制作一层保护膜保护电极。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保护问题,触摸屏四边的电极的保护就是一个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的触摸屏的四边电极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易受到损伤并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发明一种有利于保护触摸屏四周电极免受生产操作损伤的电容式触摸屏电极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电极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预先配置的保护液搅拌后置于容器中;
然后,将触摸屏用夹具悬挂于提拉设备前伸杆的下方;
第三,启动提拉设备,将触摸屏向下完全浸入充满保护液的容器中,停留30s-1min后以0.1-1cm/s匀速提拉至触摸屏产品完全离开液面,在触排屏的两面均同时形成一层保护液膜层;
最后将触摸屏置于烘箱中烘烤以便在触摸屏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状保护膜。
其中的保护液为可为目前触摸屏中常用的保护液,也可为含有机硅颜色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为纳米有机硅粉末、树脂和溶剂,其质量比为1: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保护膜不会影响后续操作,并且可降低因作业过程中造成触摸屏四边的电极的刮伤,脏污等不良情况,并且有绝缘的作用,提高了触摸屏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保护膜和触摸屏产品结合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夹具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提拉设备示意图。
图中:1为触摸屏,2为保护液容器,3为支撑桌面,4为滑杆,5为控制器,6为悬挂前伸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
如图1所示,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电极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它首先将预先配置的保护液置于容器2中,所述的保护液可以采用目前触摸屏制备工艺中常的保护液,也可是自配的含有机硅颜色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为树脂、纳米有机硅粉末和溶剂,三者的质量配比为1:1:8;第二步将触摸屏产品1用自制的夹具(图2)夹牢,然后悬挂于提拉设备(图3)前伸杆6的下方,提拉设备主要由支撑桌面3、滑杆4、控制器5和悬挂前伸杆6组成,保护液容器2和控制器5置于支撑桌面3上,悬挂前伸杆6安装在滑杆4上前能在滑杆4上上下移动,夹装触摸屏1的夹具(如图2)安装在悬挂前伸杆6的前端上,触摸屏1由夹具中的弧形夹爪抓住,弧形夹爪在提拉杆的拉动下可收缩或伸开,以便夹紧或松开触摸屏1;启动提拉设备,将触摸屏产品1向下完全浸入充满保护液的容器2中,停留30s-1min后以0.1-1cm/s匀速提拉至触摸屏产品1完全离开液面,保护液在触摸屏产品1上形成一层保护液膜层,最后触摸屏产品1表面的胶材经烘烤后形成一透明的保护膜,如图1所示,图1中中间可视区是由另一种保护材料覆盖,本发明中提及的保护膜主要形成与布线区与可视区的保护材料之上,保护了触摸屏四边的电极,防止刮伤,脏污等不良,并且有绝缘的作用,提高了触摸屏产品良率。
以上介绍的仅仅是基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对本发明作本技术领域内熟识的步骤的替换、组合、分立,以及对本发明实施步骤作本技术领域内熟知的等同改变或替换均不超过本发明的揭露以及保护范围。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显高科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显高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62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