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轮连杆真空电子束送丝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4060.9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7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秉刚;赵健;陈国庆;冯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15/06 | 分类号: | B23K15/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真空 电子束 送丝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电子束送丝机,属于焊接机械类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主要为气保焊送丝机,按送丝原理主要包括双曲线行星滚轮送丝机、 双滚轮行星送丝机和三滚轮行星送丝机等。每种送丝机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如双曲线行星 滚轮送丝机送丝力大,送丝阻力小,送丝速度稳定,但由于送丝过程中,丝与轮为线接触, 导致焊丝变形较大。而双滚轮行星送丝机和三滚轮行星送丝机不需要减速及矫直系统,因 此结构简单,但存在滚轮接触时间久,送丝不稳定的缺点。以上几种送丝方式均不能有效 解决真空电子束焊接电磁干扰、真空散热差及焊丝污染等问题。根据送丝机安装位置,可 分为真空室内送丝机和真空室外送丝机,又因为真空室外送丝需要在真空室上开窗口将焊 丝导入真空室,需要对现有的真空室进行改动,这样真空室密封的程度将决定焊接质量。 而真空室内送丝既保证了真空室的真空度,又减小了工作量,因此最理想的真空电子束送 丝焊,应保证真空室内送丝,即尽量不改变真空室结构,同时满足送丝要求。但现有的适 于真空电子束送丝焊的真空电子束送丝机由于送丝滚轮和压丝滚轮布置不尽合理,致使送 丝滚轮、压丝滚轮易磨损,影响使用寿命,而且现有的真空电子束送丝机不能根据焊丝直 径自动调整送丝滚轮、压丝滚轮之间的间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真空电子束送丝机存在使送丝滚轮、压丝滚轮易磨损,不能根 据焊丝直径自动调整送丝滚轮、压丝滚轮之间的间隙等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四轮连杆真 空电子束送丝机。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四轮连杆真空电子束送丝机包括真空室以及位于其内的送丝机主体,金 属罩和垂直于水平面的基板形成所述真空室,所述送丝机主体包括伺服电机、支架、主动 送丝滚轮、从动送丝滚轮、第一压丝滚轮、第二压丝滚轮、连杆机构和至少一个弹簧限位 机构;支架通过弹簧限位机构安装在基板上且与基板平行设置,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基板 的内侧壁上,主动送丝滚轮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主动送丝滚轮通过连杆机构与安 装在基板上的从动送丝滚轮传动连接,第一压丝滚轮和第二压丝滚轮均安装在支架上,主 动送丝滚轮、从动送丝滚轮、第一压丝滚轮和第二压丝滚轮四轮共面且所述四者的轴线均 垂直于基板所在平面,第一压丝滚轮位于主动送丝滚轮的正上方且二者之间留有焊丝可通 过的间隙,第二压丝滚轮位于从动送丝滚轮的正上方且二者之间留有焊丝可通过的间隙, 入丝导嘴和出丝导嘴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入丝导嘴正对于主动送丝滚轮和第一压丝滚轮之 间间隙的入口处,所述出丝导嘴正对于从动送丝滚轮和第二压丝滚轮之间间隙的出口处; 弹簧限位机构用于根据焊丝直径调整支架连同安装在支架上的第一压丝滚轮和第二压丝 滚轮上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了四轮式连杆送丝,两组滚轮共面的设置方式以及采用连杆机构将主动送 丝滚轮的力传递给从动送丝滚轮,运行平稳,克服了以往滚轮接触送丝机因接触时间久而 导致送丝力不稳定的缺点;本发明的结构可大大减小送丝滚轮、压丝滚轮易磨损,提高其 使用寿命。金属罩有效的解决了电磁屏蔽的问题及焊丝污染问题;本发明特别考到针对不 同直径焊丝的送丝,设置了弹簧限位机构实现了自动的根据焊丝(6)直径调整压丝滚轮(2) 和(14)的间隙。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的集合,相辅相乘,产生了1+1大于2的技术效果。 同时,这种四轮连杆真空电子束送丝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维护,送丝平稳等优 点。采用了真空室,真空散热对结构无明显影响,且温度的升高起到了对焊丝的预热作用, 使焊丝更好的过渡到熔池当中;伺服电机的选择能够满足前进、后退、调速和编程等功能。 本发明主要适用于异种材料真空电子束焊接、自成型技术、材料表面熔覆,高效优化焊缝 性能及控制缺陷等领域。弹簧限位系统可以使送丝机适应不同直径的焊丝,U型凹槽保证 了送丝的准直性,整个系统被金属罩封闭,该送丝机结构简单,体积小,且能有效的解决 电磁干扰、真空散热差及焊丝污染等真空电子束焊接常见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视图;图2为图1沿A-A面的左视图,图3为图1沿B-B面的 左视图,图4是图3的C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40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