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烟无卤阻燃模缩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0896.1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1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晖;冉祥海;黄雷;王飚;程根水;聂飞;郑凯航;刘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凯恒科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L23/16;C08L51/06;C08K13/04;C08K3/02;C08K7/24;C08K3/22;C08K5/134;C08K5/372;H01R4/7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广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烟无卤 阻燃 模缩套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低烟无卤阻燃模缩套,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按质量份计的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模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烯烃树脂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或三元乙丙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模缩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为乙酸乙烯酯的质量含量为14~28%、熔体指数为3.5~4.5g/10min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所述的低密度聚乙烯为熔体指数为2g/10min,密度为0.9192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
所述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为熔体指数为2g/10min,密度为0.918g/cm3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所述的三元乙丙橡胶为乙烯质量含量为50~65%,门尼粘度ML(1+4)(125℃)为38~52MU的三元乙丙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模缩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马来酸酐官能团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为马来酸酐共聚改性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率为质量百分含量1.0~1.2%,熔体指数为1.1~2.0g/10min;
所述的氢氧化镁为MgO含量大于质量百分比67%,平均粒径小于200nm,比表面积为4.0~6.0m2/g的氢氧化镁;
所述的可膨胀石墨为平均粒径为200~400目、膨胀倍率为150~200ml/g、碳含量为质量百分比90~99.9%的可膨胀石墨;
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镁或硬脂酸正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交联助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或三烯丙基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模缩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剂为受阻酚主抗氧剂和硫醚高效辅助抗氧剂按质量比1∶1~4配比而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模缩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受阻酚主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或β-(4-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正十八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硫醚高效辅助抗氧剂为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或硫代二丙酸二(十八)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模缩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将85~100质量份聚烯烃树脂、8~15质量份马来酸酐官能团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5~8质量份的黑色母粒、3~20质量份红磷粉、10~90质量份氢氧化镁、4~30质量份可膨胀石墨、0.5~2.5质量份抗氧化剂、1~3质量份润滑剂和1~2.5质量份交联助剂通过搅拌混匀,搅拌过程中物料温度控制在80℃之内,得到混合物;
(2)将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机于100~160℃挤出、拉丝、风冷、切粒;
(3)将上述切粒后的粒料压注成模缩套;
(4)将步骤(3)得到的模缩套进行辐照,辐照剂量为8~12Mrad;
(5)再将辐照交联后的模缩套于140~160℃扩张拉伸、冷却定型,得到低烟无卤阻燃模缩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模缩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物料温度为控制在70~80℃;
步骤(4)中的辐照通过电子加速器辐照进行辐照;
步骤(5)中所述的扩张拉伸的倍数为2~3倍。
9.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模缩套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模缩套应用于环保要求严格的领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模缩套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保要求严格的领域为高层建筑或公共设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凯恒科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凯恒科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08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