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元环状碳酸酯在生物降解材料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0136.0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1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群;顾忠伟;李建新;关艳敏;杨丹;孟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4/30 | 分类号: | C08G64/30;C08G63/664;C08G69/4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003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状 碳酸 生物降解 材料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六元环状碳酸酯在生物降解材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可生物降解线型聚酯生物材料由于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能,一直是医用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如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己内酯、聚乙交酯,聚丙交酯及其共聚物等,在组织工程修复、药物释放、外科缝合线等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尽管可生物降解线型聚酯可以在体内降解为小分子化合物并被体内吸收,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的麻烦。但是缺乏足够的结构稳定性,阻碍或限制了它们在很多领域的应用,如可生物降解线型聚酯不适合作为长效缓释埋植剂的药物载体。因为可生物降解线型聚酯不能维持稳定的三维结构,在药物未完全释放出来之前,不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而发生崩溃,造成药物“爆释”,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副作用甚至生命危险。因此,随着临床需求的不断更新以及基于这些可生物降解线型聚酯的功能性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不断应用和拓展,一类新型的具有网络型结构的聚酯生物材料,即可生物降解交联聚合物开始得到人们的关注。它们自身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稳定性、优良的柔韧性和弹性、模量等,这是其它线型可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所缺乏的。可生物降解交联聚合物能够在降解过程中生成空隙,形成类似海绵状的空间结构,在发生较大程度的降解后,仍能保持原始的三维结构不变。因此,可生物降解交联聚合物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可生物降解线性聚酯的交联可通过电子光束辐射、紫外线辐照等物理方式实现,也可以在聚合过程中直接引入适当活性的化学物质,如:丙烯酸酯、环氧树脂、过氧化物、异氰酸酯、烯烃等,即通过化学方式实现交联。但是,上述这些方法会在反应过程中发生一些副反应,而对聚合物的物理和/或化学性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合成一类与聚酯单体结构相似、活性相当并能与之进行开环聚合的交联剂成为制备可生物降解交联聚合物首先需要突破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六元环状碳酸酯在生物降解材料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六元环状碳酸酯为5,5’-氧基二亚甲基二(5-乙基-1,3-二氧杂环己烷-2-酮),英文名称为5,5′-oxybis(methylene)bis(5-ethyl-1,3-dio-xan-2-one),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可自身交联或与其它的脂肪族环酯单体交联,得到的交联聚合物可作为生物降解材料。
式I
所述的交联为化学交联。
5,5’-氧基二亚甲基二(5-乙基-1,3-二氧杂环己烷-2-酮)自身进行交联的过程为,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向5,5’-氧基二亚甲基二(5-乙基-1,3-二氧杂环己烷-2-酮)单体中,加入辛酸亚锡(二者的摩尔比为100∶0.01~10),真空条件下,在80~180℃下搅拌,持续聚合反应12~72h;产物用乙醇、甲醇、乙醚、石油醚中一种以上的溶剂进行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均聚交联物。
5,5’-氧基二亚甲基二(5-乙基-1,3-二氧杂环己烷-2-酮)与其它的脂肪族环酯单体交联的过程为,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向摩尔比为1∶1~100000的5,5’-氧基二亚甲基二(5-乙基-1,3-二氧杂环己烷-2-酮)单体与脂肪族环酯单体的混合物中,加入上述混合单体摩尔总数的0.01~10%的辛酸亚锡,真空条件下,在80~180℃下搅拌,持续聚合反应12~72h;产物用乙醇、甲醇、乙醚、石油醚中一种以上的溶剂进行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交联聚合物。
所述的脂肪族环酯单体为交酯、内酯、碳酸酯、内酰胺、吗啉二酮、二酸酐、原酸酯、磷酸酯和/或上述化合物的衍生物中的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未经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0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阴极保护测试探头及测试方法
- 下一篇:汽车车身外形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