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流补炉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5300.3 | 申请日: | 201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1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曾建华;梁新腾;陈永;任毅;杨森祥;李桂军;李青春;李利刚;何为;李安林;陈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浩然;周建秋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流 炉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1.一种自流补炉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流补炉料由镁砂、镁粉以及沥青粉组成,以所述自流补炉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镁砂和所述镁粉的总含量为70-85重量%,所述沥青粉的含量为15-30重量;其中,所述镁砂和所述镁粉的主要成分均为MgO,所述镁砂与所述镁粉的重量比为0.3-1.2∶1;所述镁砂的颗粒直径为大于5毫米至10毫米,所述镁粉的颗粒直径为≤1毫米,所述沥青粉的颗粒直径为≤1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流补炉料,其中,以所述自流补炉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镁砂和所述镁粉的总含量为75-80重量%,所述沥青粉的含量为20-25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流补炉料,其中,所述镁砂与所述镁粉的重量比为0.3-0.7∶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流补炉料,其中,颗粒直径大于5毫米至7毫米的镁砂与颗粒直径为大于7毫米至10毫米的镁砂的重量比为0.6-1.5∶1;所述颗粒直径为0.2-1毫米的镁粉与颗粒直径小于0.2毫米的镁粉的重量比为0.6-1.5∶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流补炉料,其中,所述镁砂和镁粉的主要成分MgO含量均为95重量%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流补炉料,其中,所述镁砂和镁粉的耐火度均为≥1800℃,体积密度均为≥3.0g/cm3;所述镁砂选自轻烧镁砂、重烧镁砂和电熔镁砂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流补炉料,其中,所述沥青粉的C含量为≥60重量%;所述沥青选自高温沥青、中温沥青和低温沥青中的一种或多种。
8.权利要求1所述自流补炉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镁砂、镁粉以及沥青粉混合均匀,各物质的用量使得,以所述自流补炉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镁砂和所述镁粉的总含量为70-85重量%,所述沥青粉的含量为15-30重量;其中,所述镁砂和所述镁粉的主要成分均为MgO,所述镁砂与所述镁粉的重量比为0.3-1.2∶1;所述镁砂的颗粒直径为大于5毫米至10毫米,所述镁粉的颗粒直径为≤1毫米,所述沥青粉的颗粒直径为≤1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各物质的用量使得,以所述自流补炉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镁砂和所述镁粉的总含量为75-80重量%,所述沥青粉的含量为20-25重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镁砂与所述镁粉的重量比为0.3-0.7∶1。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颗粒直径大于5毫米至7毫米的镁砂与颗粒直径为大于7毫米至10毫米的镁砂的重量比为0.6-1.5∶1;所述颗粒直径为0.2-1毫米的镁粉与颗粒直径小于0.2毫米的镁粉的重量比为0.6-1.5∶1。
12.一种自流补炉料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出完钢和倒渣后,将自流补炉料置于炉衬温度为1200-1300℃的转炉内进行烧结,并进行摇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流补炉料为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流补炉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53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