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豆腐及豆腐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4843.3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4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鲍鲁生;季凯;冯平;柴萍萍;金杨;贾建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3C20/02 | 分类号: | A23C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黄健 |
地址: | 10006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腐 生产 方法 | ||
1.一种豆腐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豆浆:1)采用经碎粒、去除了胚芽及豆皮后的大豆子叶碎粒为原料;2)将所述大豆子叶碎粒用水浸泡30~60分钟之后进行磨浆,磨浆后去除豆渣得到生豆浆,浸泡时子叶碎粒与浸泡用水的重量比为1∶6~11;3)将生豆浆煮沸,并在85℃以上保温30~45min得到豆浆;
将所述豆浆与凝固剂混合、凝固成为豆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腐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与凝固剂的体积比为15~2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豆腐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固剂为:MgCl2水溶液、CaSO4·2H2O悬浊液、葡萄糖-δ-内酯水溶液、MgCl2+CaSO4·2H2O的悬浊液、MgCl2+葡萄糖-δ-内酯的水溶液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腐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固剂MgCl2+CaSO4·2H2O的悬浊液中Mg2+与Ca2+的摩尔比为70~85∶15~30;所述凝固剂MgCl2+葡萄糖-δ-内酯的水溶液中Mg2+与H+的摩尔比为70~85∶15~30,所述MgCl2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2~10%;所述CaSO4·2H2O悬浊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8~12%;所述葡萄糖-δ-内酯的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腐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豆浆煮沸之前或过程中将其pH值调节到6.6-7.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腐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子叶碎粒用硬度为2~4.5mmol/l的水浸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腐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与凝固剂混合采用豆浆-凝固剂混合器实现,所述豆浆-凝固剂混合器具有至少一根凝固剂输送管、管径大于凝固剂输送管且一端封闭的豆浆输送管以及与该豆浆输送管靠近封闭端的侧壁连通且使物料流向发生改变的混合浆料输出管,所述至少一根凝固剂输送管从豆浆输送管的封闭端伸入,且该凝固剂输送管在豆浆输送管内的伸入量超过豆浆输送管与混合浆料输出管的连通口,并与豆浆输送管形成部分重叠,所述混合浆料输出管从与豆浆输送管连通口到出料口形成口径增大;将所述凝固剂和豆浆分别从凝固剂输送管和豆浆输送管送入该混合器,并调节凝固剂的流速大于豆浆的流速,使二者在豆浆输送管中形成混合浆料,且混合浆料经出料口注入承接容器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豆腐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浆输送管与混合浆料输出管之间基本呈90度夹角,且二者连通处的口径大于豆浆输送管的管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豆腐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固剂输送管的管径与豆浆输送管的管径比例为1∶8~15。
10.一种豆腐,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豆腐生产方法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未经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48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蒸汽余压余热发电及平衡供汽供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小开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