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蓖麻杂交种CSR24.181种子纯度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3343.8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严兴初;谭美莲;严明芳;汪磊;王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 |
地址: | 43006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蓖麻 杂交种 csr24 181 种子 纯度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蓖麻杂交种“CSR24.181”种子纯度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蓖麻(Ricinus communist L)为大戟科蓖麻属一年或多年生植物,是重要的工业油源作物,具有“绿色能源”油料作物之称。蓖麻油因具有凝固点低、耐高温等独一无二的化学特性,而广泛应用于航空和精密仪器作高级润滑油、刹车油和防护油,以及涂料、增塑剂、尼龙系列、聚氨酯、香料、化妆品等生产及生物柴油的炼制,目前利用蓖麻油生成化学衍生物已达l75种,系列产品达2000多项。国内外生产对蓖麻原料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市场原料紧张,供需缺口在一半以上。在蓖麻开发产品逐年增多、原料紧张、油籽价格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农民却因购买的品种种子纯度不高,单产产量低而种植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十分不稳。
优良品种是作物高产的基础,品种混杂和纯度降低则会明显降低产量。快速准确地鉴定品种和进行纯度分析对于品种审定、种子质量标准化、假种辨别均有重要作用,是种子质量和良好信誉的重要保证。目前蓖麻生产上杂交制种主要采用“一系两用”两系法制种,通过生长季节拔除母本行两性株去杂来生产杂交种子,但由于蓖麻单雌性状表现的复杂性,在识别单雌株和两性株上还有一定难度,稍有不慎,易导致杂交种纯度不够,影响蓖麻种植的产量和效益。因此,对蓖麻杂交种进行快速、准确而高效的纯度鉴定,对蓖麻杂交种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田间表型性状的常规鉴定方法,耗时耗力,成本高,周期长,速度慢,受环境影响大。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蓖麻杂交种种子纯度鉴定,能从DNA分子水平上提供最直接的证据,鉴定速度快,环境影响小,具有直观、准确、便捷、易行的特点,能有效解决长期以来蓖麻杂交种混杂难辨,纯度难以判断的问题,可提高育种利用的效率。CSR24.181是法国阿图公司利用隐性单基因控制的单雌蓖麻采用“两用系法”杂交制种育成的蓖麻杂交种,在我国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为保证该优良品种的制种纯度,为农户提供质量可靠的种子,需要一种准确、稳定、可靠的检测方法对其商品种子的真伪及其纯度进行早期的快速鉴定。目前,通过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蓖麻杂交种种子纯度检测的方法在蓖麻育种领域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鉴于田间表型性状的常规检测方法耗时耗力、成本高、周期长、速度慢,尤其是蓖麻杂交制种易混杂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蓖麻杂交种“CSR24.181”种子纯度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直观、便捷易行、遗传稳定、不受环境条件影响等优点,可弥补传统常规纯度检测工作的不足,为蓖麻杂交种“CSR24.181”种子真伪鉴别和纯度的快速鉴定提供有效的质量保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蓖麻杂交种“CSR24.181”种子纯度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蓖麻杂交种种子幼苗叶片基因组DNA;
(2)以所述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选用SSR引物对进行PCR扩增,所述的SSR引物序列选自如下的一种或多种:
引物Rco23
F:CATGGATGTAGAGGGTCGAT
R:CAGCCAAGCCAAAGATTTTC
引物Rco26
F:TTGCTTGTCAAAGGGGAGTT
R:TCATTTTGAGGGAGAAACCA
引物Rco29
F:GGAGAAAAGAAAGGGAGAAGG
R:GCCAAAAGCACACTTAATTTGA
引物RC05
F:CATCACCTCTATCCATCCGTTT
R:CCTTCATCATTGAACTCCCTTC
引物RC61
F:GCACTGAGGGTTAATTCTGGAC
R:GTCGTAGACCACCTTAGCATCC
引物RC129
F:TACTGCAACTCAATCCACTGCT
R:GATAGTGCCTTTGCCTCTTTTC
引物RC242
F:ACCCCTGCAAAACCCTAATAAT
R:TTCGGTGTAAAGAATCCGACTT
(3)对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33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路线引导系统、路线引导方法以及路线引导程序
- 下一篇:节能型仓库安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