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直读智能水表的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2351.0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5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郭春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翼迈智能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直读 智能水表 标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表的标定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光电直读智能水表的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生产光电直读智能水表时,由于每个光电直读智能水表自身之间一些关键部件不同,比如光电直读智能水表的光电识别器上的光电管位置不可能绝对相同,再比如光电直读智能水表的四八牙轮与字轮的配合程度也各不相同,最主要的是每一批光电管的电气参数也不相同,每一批中总有几个电器参数不良的,再加上装配时也存在误差,上述这些因素累积起来,所以批量生产时就可能会造成一些光电直读智能水表读数不准。
另外,光电识别器上的光电管是焊接在印刷电路板(PCB)上的,相互之间成一定角度,光电识别器与字轮必须保持同心,因此,很容易因为焊接时会存在焊接误差而导致光电识别器与字轮不能严格意义上的同心,造成每个光电直读智能水表无法保持一致。再者,光电自读水表的最大缺点也是对位置及角度要求相对比较严格,还有装配时也会有间隙造成误差,当光电管识别字轮上的印码时,字轮印刷面不平整,相对不一致,这对光电直读智能水表的识别精度也会有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光电直读智能水表的标定方法,其应用于光电直读智能水表的生产过程中,旨在使每个光电直读智能水表的读数精度达到实际使用所需的精度,保证在实际使用中不产生误读,降低工艺要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电直读智能水表的标定方法,所述光电直读智能水表包括具有相同字轮轴的多个字轮、以及每个字轮上均有设置的多个光电管,每个字轮上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扇形黑白印码区,所述间隔设置的多个扇形黑白印码区的比例为8:5:2:8:5:2,所述光电直读智能水表的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黑暗理想环境中,标定工装的电机通过带动联轴器使所述字轮轴匀速地不停旋转,以使所述多个字轮上的多个光电管产生多个识别曲线,同时标定时用的字轮采用三轴联动方式;
根据所述多个识别曲线读取每个光电管n×100次AD值,其中n为正整数;
将读到的前n×10个相应字轮上的黑印码区对应的最大的AD值求平均值定义为高位平均值,读到的前n×10个相应字轮上的白印码区对应的最小的AD值求平均值定义为低位平均值;
判断出每个光电管的当前电平值,所述当前电平值满足以下公式I=L-(H-L)×0.6中,其中I为当前电平值,L是低位平均值,H是高位平均值;
把每个光电管对应的当期电平值存入所述光电直读智能水表的EEPROM中作为纠错的依据,其纠错手段为:把每个光电管对应的当期电平值与当前读到黑区或白区的AD值比较,大于当期电平值为1,小于当期电平值为0,每一个字轮对应的多个光电管,就依次形成格雷码,根据所述格雷码获取相应字轮上的数字为其读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光电直读智能水表的标定方法,其应用于光电直读智能水表的生产过程中,旨在使每个光电直读智能水表的读数精度达到实际使用所需的精度,保证在实际使用中不产生误读及降低工艺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光电直读智能水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光电直读智能水表的字轮与光电识别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字轮的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光电直读智能水表的单个光电识别器的单个输出曲线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光电直读智能水表的单个光电识别器总体输出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光电直读智能水表100包括水表本体10、收容在水表本体10内的多个字轮20、以及设置在水表本体10上的透明显示窗30。
请结合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字轮20的数量以三个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字轮20的数量并不以此为限,可以更多或为两个。字轮20跟随出水量做适应性转动(关于光电直读智能水表100的字轮20随出水量跟踪转动的机械结构与目前普通水表的大致相同,在此不再另行详细介绍),用于显示出水量,在本实施的方式中出水量的单位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翼迈智能仪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翼迈智能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23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