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翅片换热器及其组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7101.8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6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刚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孟阿妮 |
地址: | 10221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翅片换热器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翅片换热器一般用于空调设备,是利用其他冷热源对空气进行制冷加热的部件。
空调用换热器普遍采用铜(铝)管——铝(铜)翅片换热器,其换热器结构形式由以下特性决定,(1)铜(铝)管管径和管道横断面形式;(2)铝(铜)翅片片形、片间距和片数;(3)铜(铝)管排数和排间距;(4)单排铜(铝)管管间距;(5)铜(铝)管联管方式。目前一般情况下上述(3)、(4)特性相临管中心点形成正三角分布,各排管传热管间形成交错布局,空气通过翅片换热器时理论流动方向为波浪形。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空气通过翅片换热器造成的波浪形空气流动,导致通过翅片换热器气体流动阻力加大,空调设备所需风机的功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保证换热器换热性能不变的情况下,翅片外气体流动阻力小、风机功耗低的翅片换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翅片换热器,包括相邻设置的至少两排传热管,所述两排传热管为第一排传热管和第二排传热管,所述传热管上设有翅片,至少相邻的两排传热管的排间距大于管间距的小于等于管间距的所述管间距为同一排传热管中,相邻两个传热管的中心距离。
所述第一排传热管中的传热管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二排传热管中的传热管的正下方。
所述第一排传热管的传热管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二排传热管的传热管中心连线平行。
其中,所述翅片换热器在换热管轴向投影面上,自上而下至少设有两块翅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翅片换热器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每排热管的间距,切割翅片,使翅片能组装到每排热管上,在下方翅片上穿好每排传热管后,在下方翅片上方放置隔板,将上方翅片放置在所述隔板上,安装在下方翅片上方,然后在上方翅片上穿设每排传热管,组装完成后取下隔板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本发明的翅片换热器,增大排管间的排间距,相临传热管中心点形成矩形排列,使通过翅片换热器的气体流动波浪形轨迹减弱,避免气体流动时与传热管迎风面侧壁发生剧烈碰撞而产生较大的阻力,从而降低换热气体流动所需动力,即降低驱动风机能耗,具有节能降耗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翅片换热器一种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翅片换热器另一种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翅片换热器又一种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翅片换热器再一种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
1第一排传热管,1.1第一排传热管中的每个传热管,2第二排传热管,2.1第二排传热管中的每个传热管,5翅片,5.1下方翅片,5.2上方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一种翅片换热器,包括相邻设置的至少两排传热管,所述两排传热管为第一排传热管1和第二排传热管2,传热管上设有翅片5,至少相邻的两排传热管的排间距a大于管间距L的即大于管间距L的0.866倍,小于等于管间距L的即小于等于管间距L的2.598倍,其中,管间距L为同一排中,相邻两个传热管的中心距离。
参见图1和图2,作为优选,第一排传热管中的传热管1.1对应设置在第二排传热管中的传热管2.1的正下方,每一个传热管都是这样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排传热管的传热管中心连线与所述第二排传热管的传热管中心连线平行。第一排传热管的传热管中心连线及第二排传热管的传热管中心连线均与水平面平行。
图1为1×4排11孔矩形排列,每排的排间距a大于小于等于翅片一共有4片,每片翅片的宽度为图2为2×2排11孔矩形排列,翅片为4片,每片翅片宽度其中,第一排传热管1与第二排传热管2、第三排传热管3排与第四排传热管4的排间距均为第二排传热管2与第三排传热管3排间距大于小于等于通过加大排间距,在加大后的排间距间形成一个直线通道,使翅片外气体流动阻力降低,从而使风机功耗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刚,未经王永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7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膨胀烟梗增温造粒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面防水包装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