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矿化法制备长效释药的壳聚糖/磷灰石/利福平复合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4839.0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7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强;高永胜;贾德昌;周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5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法制 长效 聚糖 磷灰石 利福平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载药物的壳聚糖/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在温和条件下合成壳聚糖/磷灰石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原位负载抗结核药物利福平的方法,以实现药物长效释放。
背景技术
骨结核病是骨骼和其周围软组织受结核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疾病。由于结核病灶内的空洞中组织破坏严重、纤维增生,受局部血管稀少及干酪化坏死组织的影响,药物不易渗入病灶内部。因而通过口服给药方式不仅存在疗程长(0.5~1年),而且长时间服用药将损害肝、肾功能。病灶内空洞难以达到有效药物浓度药物,这是导致骨结核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了根治骨结核病必须实施手术将被结核病破坏掉的骨组织清除,再植入骨修复材料,因此在骨结核的病灶处构建一种局部药物释放体系(Localized Drug Delivery System,LDDS),实现病灶处的药物能长期持续释放。LDDS可实现在病灶部位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同时维持较低水平血药浓度,这不但解决药物难进入缺乏供血结核病灶部位的问题,也避免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的弊端。因此LDDS被认为是治疗骨结核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从口服给药途径改变为病灶处的局部释放,从而降低因口服导致的肝或肾功能损伤的毒副作用。
骨修复材料的LDDS的研究关键在于寻找一种既具有骨诱导能力,又能实现药物长时间释放的骨修复材料。由于壳聚糖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生物活性和细胞黏附性能等,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药物控释载体、组织工程支架和非病毒基因载体等,但是壳聚糖材料缺乏骨诱导能力。羟基磷灰石或磷灰石因其分子结构和钙/磷比与自然骨的无机成分相似,且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骨诱导性而被广泛用作骨科或上领面手术中修复骨缺损的人工骨材料。目前,壳聚糖/磷灰石复合材料已经应用于骨修复材料领域,但是由于壳聚糖/磷灰石复合材料无抗结核作用,无法用于对骨结核病灶的治疗。而作为LDDS的载体,壳聚糖/磷灰石复合材料中药物的释放时间、药效保持等取决于药物的负载方式。目前用于LDDS的药物负载方式主要有:(1)依靠药物向载体材料中的渗透、扩散等进行的物理吸附方式,这种方式虽可以在温和条件(常温、常压和pH=7.4)下制备的LDDS,但是其药物释放时间较短,无法使病灶局部药物浓度长时间保持有效药物浓度;(2)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可以将药物与载体材料利用化学键相连,这虽能使药物释放时间显著增加,但是会造成药物分子的结构或构象发生改变,无法保证原有药物的药效及安全性。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在合成壳聚糖/磷灰石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原位负载抗结核药物利福平的方法,以实现药物在温和条件下负载且药物能够长效释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壳聚糖/磷灰石复合材料作为LDDS药物载体时药物以物理吸附方式时药物释放时间短和以化学键合方式时药效和安全性无法保证的问题,提出仿生矿化法制备长效释药的壳聚糖/磷灰石/利福平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4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